朝野闲游_第141章叫过祝小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1章叫过祝小鲤 (第1/2页)

    第141章 叫过祝小鲤

    眼下陈宅里的诸多女子当中,果然还是张雅最擅长这些事务,听陈哲说完事情,张雅略作思索,便道出其中关键:“主人,这左藩岳想要于主人不利,为何是用官场手段?这岂不是做大事而惜身?”

    大宁朝的官场之争往往不陷死局,除非如赵家那样沾上谋逆之事,否则甚少赶尽杀绝。故而张雅有此疑问:蒋正恩设局的初衷既然和赵元诚有关,那出手必定是要置陈哲于死地,用双方都留有余地的官场倾轧手段,不免有些软弱。

    况且,就算是用官场倾轧的手段,想要伤到陈哲也是十分艰难,原因无他,当下的陈家一党在官场上正是最无懈可击的态势,而陈哲更是官场上的无敌之人。

    自从新皇登基之后,从林纾枚、陈鼐以下,都转入蛰伏沉淀。林纾枚晋身大长公主之后,就彻底收敛起锋芒,每日窝在公主府内修身养性不问世事,只牢牢守着北军地盘不动。刑部兵部两尚书同样如此,每日在衙门兢兢业业、在朝堂默不作声,于新朝那些争权夺利完全置身事外,直如泥塑木雕一般。

    上行下效,以陈咨为首的一干陈党中坚同样偃旗息鼓,一个个在衙门里循规蹈矩只做分内事,安安稳稳。

    正所谓百战百胜不如一忍,万言万当不如一默,陈党这种不求进取的龟缩姿态,在朝堂之中自然就让有心之人狗咬乌龟无处下嘴,而陈党唯一露在外面四下出击的锋芒,便只有陈哲一人而已。

    可陈哲的身份又太过特殊,乃是官场之中最典型的权轻而势大:论权责,陈哲的官位乃是提点刑部刑狱司,可是刑狱司听起来堂皇,实则此司非彼司,并不是有品有级的清吏司,详究起来,不过是执掌办案、刑狱的杂流,和地方府县衙门当中的节级、典狱、捕头、班头并无差别,甚至连官身都不是,只是个吏而已。

    然而论势力,一来刑狱司确实是掌管着天下刑狱事,二来陈哲身上还带着长公主驸马都尉、刑部尚书之子的光环,寻常清吏司郎中在他面前也只有点头哈腰的份。

    这种特殊身份便注定了寻常的官场手段根本就治不住陈哲,即便他办事出了岔子,其他官吏也只能发函刑部责令申斥处分,像是御使弹劾、地方上奏之类的手段…

    那是管官员的,与我一个小吏何干?除非是能把长公主府、陈家一系连根拔起,否则官场上的风风雨雨基本伤不到陈哲分毫,乃是真正的官场无敌。

    因而就算是陈哲自己,也想不出蒋正恩如何用官场手段设局才能伤到自己…难不成还弹劾林纾枚纵夫行凶、陈鼐教子不严?

    几人商议一番之后,陈哲最重还是决定以不变应万变,等那蒋正恩出招之后,再见招拆招,看他和赵元诚两个能弄出什么花样来。

    话虽如此,以不变应万变也不是一动不动,一来刘子隆按察使司那边的几个案子还是要继续往下追查,尤其是保平仓失火案,牵涉到刘子隆亲子与蒋正恩的孙子,十有八九就是阵眼所在。

    二来,这江南官场,陈哲还是打算先交道一番看,或许省府上下对刘子隆是铁板一块,对陈哲来说却也未必,就如那巡察御史吕范,他愿意跟着蒋正恩一道防备刘子隆,可对于完全不在同一域内的陈哲,吕范的防备之意就不见得有那么重了。

    方针既定,陈哲当即作出布置,首先让金磬儿为首的一干高手全力追查保平仓失火案,另一边,则是让张雅出面,带着请柬和信物去接触这江南官场上的一些二流人物,尤其是吕范和扬南省下承金道这一级的道台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