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章腿脚差了点 (第1/2页)
第4章 腿脚差了点 “行。不过这些天我们要在您家轮班了…”领头的叹口气“叔,别怪我们,我们也有家有口的,这钱要回不来,弟兄们就该跳河了。” 一旁有人绷不住,径自蹲地上抹眼泪,那天下午,不少村民来家门口看热闹,王小光奋力在人群中搜索,没见到媚兰。 半个月后,爷爷把能卖的都卖了,包括祖屋,只留下一小间老房供三口人栖身,期间小学班主任杨老师听说了他们家的事,特地送来五千快钱。这让王小光很意外,他不算老师的得意弟子,老师竟还雪中送炭。 爷爷让他磕头,老师忙拦住,说些宽心话就走了。王小光面对老师的背影,重重的磕了好几下。 所有筹到的钱,只还了一半债务,但给了债主们希望,他们不再限制王小光外出,在隔壁租了房子,每天留一人监视。王小光辍学去镇上打工,起早贪黑啥活都干。 除了生病从不休息,一个月两百出头,还债遥遥无期。每到黄昏对着夕阳抽烟时,他总是想,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吧。 春节前,媚兰来信,说刚到不久,没存多少钱,今年不回了,省点儿是点儿。随信寄来三百块钱“那天我去你家了,躲在后面你没注意到…给自己添点儿吃的用的,别太亏了自己。” 王小光默默流泪,他太清楚要吃多少苦才能存出这些钱了。黑暗的日子里,帮他一天天挺过去的,还是媚兰。王小光靠写信和媚兰互诉衷肠,一起骂黑心老板,一起抱怨命运不公。媚兰说在深圳才体会到知识的力量,她正重拾课本,准备考电大,劝他也保持学习状态,他答应了,什么都没做。 那些债这辈子都还不清,学了又有什么用?转年春节,媚兰仍没回来。听她小妹说,三姐国庆前回了一趟,忙活她爸去省医院的事,来去匆匆“三姐说路费太贵,过年不回了。” 1995年发生了两件事,为浑浑噩噩的生活带来了转机。小满那天,消失两年的爸爸回来了,他不敢进家,跪在门口。 王小光当没这个人,进出都不看他,最后爷爷发话了,爸爸才进屋。当晚,债主们到了。爸爸带回来八千块钱,加上这两年一家子省吃俭用还的,债务变成一万五左右了。领头的对爸爸说“看在叔和大侄子的份儿上,别的事就不追究了。打明儿起,我们也不派人看着了。 剩下的钱你凭良心还吧,记住,要对得起你爹和你儿子。”那晚,爸爸和爷爷说了一宿话。一万五,在1995年还是一笔巨款,爸爸的归来缓解了压力,但日子依旧窒息。年底,退休后搬到县城的杨老师又来了,这回掏出了整整一万。 王小光一家说什么不要,老师说这是找以前的学生凑的,几十人每人几百块“太多记不清了,退也没法退。”老师告辞,王小光送他去车站。 “别恨你爸爸,他也是为这个家好。”毕竟是老师,一切都看在眼里。“两年前我就没爸爸了,您就是我爸爸。”王小光狠狠的说。 “瞎说!”老师仰起头摸摸他头发“这么大个子,该懂事了,他只是犯了错,但终究是你爸爸。”老师上车,和他挥手告别。 王小光在原地呆立很久。小年将至,打工族陆续从南方回来,风言风语开始流传,某某傍上大款,某某在理发厅做鸡,某某被人包了二奶。媚兰,就是被包二奶的那个。 王小光不信,为此还和大刚子打了一架。大刚子打小没少欺负王小光,还给他的小鸡起了无数外号,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