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第1/2页)
第二章 过度的沉默还是很容易把一班好心肠的老臣吓掉半条命的。 一杯酒下肚,景珞英再度恢复到不吭一声的情况,教刚才出声劝酒劝菜的尚书们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接话,场面煞是尴尬,直到一声轻音突破了沉默… “景爱卿。” 盛国的年轻皇帝东晔见大家闷声不吭,把个好好的宫宴弄得像要赶赴刑场,气氛僵硬,只得出声替大伙儿打着圆场。 “臣在。”景珞英的噪音透过面具迸发,听来像是对着半满的酒缸吹气,声音闷在壶里转了又转,形成诡异的声调。 只是,从那回应当中,不难听出景珞英的声音仍是比寻常男子高了些,也更加证实了他其实尚年轻的传闻。 “爱卿长年征战在外,劳苦功高,若没了景爱卿,咱们盛国上下也难保平安,所以朕先敬你三杯。”东晔说罢,也没等景珞英应是,便随手举杯,仰首吞下三杯酒。 皇帝都亲自敬酒了,向来忠心的景珞英自然没有推辞的理由,只是三杯过后,他还来不及向皇帝道谢,东晔又开口了。 “景爱卿,朕明白你一心为国,对于身外之物向来不甚在意,从没开口讨过什么赏赐,不过朕还是想问问,爱卿到底有没有看上眼的珍宝?只要是朕拿得出来的,朕都会赏给你。” 皇帝大方地允诺,当场为景珞英惹来不少王公大臣羡慕的眼光。 想他们盛国上下,可还没有半个功臣能让皇帝开口这般赏赐哪! “臣…”景珞英的唇半开,声调听来煞是犹豫,却不知是有所图不能提,还是根本无心眷恋赏赐又无法拒绝。 这时,一旁的秋宰相见景珞英迟迟没回应,索性开口道:“启禀皇上,依臣之见,珍宝乃身外之物,对景大将军来说可能没太大用处,倒不如请皇上为景大将军赐婚,让景家能够后继有人。” “宰相大人说得是,皇上,臣等亦赞同宰相大人的意见!”陈尚书连声点头。 “皇上,若要赐婚,臣听闻左侍郎之女知书达礼、贤淑聪慧,已达婚配之龄,想来应与景大将军甚为相配。”吴尚书一听见这建议,连忙开口把自己心目中的人选提出来。 “不不不,依臣之见,还是宰相大人的千金与景大将军最为适合了!”陈尚书不甘示弱地跟进,就怕拉拢景珞英的大好机会落到对方手里。 一个赐婚的提议,惹来朝中两派人马的争辩。 一边说景珞英该娶个大家闺秀,一边又道他该有个允文允武的才女当妻子,却完全没人询问景珞英的意见。 至于,当事人景珞英… 他还是一样沉默,只是这回却难得地,他的眸光闪动了几回,像是几欲出声阻止,却又有所不便。 东晔看着自家臣子争论不休,索性挥手制止,要大伙儿安静。 一双含笑的眸光盯向景珞英,他朗声笑道:“大家的人选还不错,但是景爱卿身边已经有那么多如花般的天仙侍女了,何须朕来赐婚?依朕来看,倒是景爱卿该挑几个美人送进宫给朕当红粉知己才是。” 此话一出,顿时所有争执再也没了下文,因为大家都见识过景家的盛况,也明白他们口中的好妻子人选,其实都比不上景珞英身边那群美人侍女。 “那么…不知皇上…”秋宰相聪明地见风转舵,把话题调回皇帝身上。 “朕觉得,英雄的身边该配的是美人、宝剑、骏马!而景爱卿身边不乏美女,更有先皇御赐好马,现在缺的就只是宝剑了,所以…”东晔把酒杯一搁,自桌边起身,所有的臣子立即跟着起身。 挥挥手,东晔要大家随意尽兴,自己则走到站得直挺挺,不肯坐下的景珞英身边,拉过他偏住厅外走去。 “皇,皇上?”臣子们错愕地望着皇帝拉走景珞英,这宫宴没了主角,还热闹什么啊? “朕决定赐把宝剑给景爱卿。走,咱们君臣俩上国库挑剑去!”皇帝前脚刚踏出厅堂,又回头对着惊讶的臣子们笑道:“各位贤卿,喝得尽兴些,不用在乎朕跟景爱卿了。” 笙歌乐舞的欢笑声在离开宫宴的大厅后立刻消散,静谥取代了人声笑语,微晕月光与长廊上的宫灯在景珞英与东晔身后拉出了长影。 景珞英不发一语地跟在东晔身后,长廊上静悄悄地,唯有两人的脚步声轻轻响起。 虫鸣声与树叶摩擦的声响不时透入两人耳中,听来虽有清凉夏意,却难以冲散两人间异样陌生的沉闷气氛。 东晔停步在廊道岔路,这儿一边通往国库,一边通往花园,他没再往前走,倒是回身望了望景珞英。 瞧着那未曾透露出半丝疑惑的眸子在面具后闪烁着。好半晌,东晔才开口道:“景将军,你欠朕一个人情。” 景珞英见东晔停步,再听见东晔的话,不用想也知道皇上只是拿赐剑当幌子,为的仅是方便让他从两派人马当中抽身,免得这一大群牵姻缘,攀关系的臣子越起哄越带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