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1章后事如此 (第1/2页)
第81章 后事如此 他说道:“孤崩后,国丧以日代月,不必拖沓,民间和官中都是如此,一月丧期后,我大魏子民嫁娶如常。丧仪能简则简!民间百姓一律、不必为孤着白布服丧!孤心意已决,你们不必劝了。 为帝三十载,功过留与后人评说罢!既崩,不愿劳民伤财。”晏珽宗点头:“儿子遵旨。”皇帝又道:“婠婠…婠婠…孤的帝姬日后薨逝,让礼部的人安排,她是一定要随孤藏在帝陵的,孤和皇后、死生都要护着你。”婠婠已经泣不成声,哭着点了头谢恩。末了。 皇帝的眼神黯淡了下去,对晏珽宗说道:“璟宗虽不成器,可孤想了想,他也不算晏枉那般的极恶之徒,到底是孤的长子,孤还是舍不得他。 唉,你日后可将他召回皇都,给他亲王的荣华,好好善待他,不过孤替你做了主,不准给他手中任何权力,就由他去做个闲散逍遥人吧。”晏珽宗称是。陶皇后替长子谢了恩。 他又转对寿王道:“一晃几十载已过,来生还与你做兄弟,可好?”这时候了。寿王知道皇帝的心意,并未行礼,口中也不再称呼君臣,只道:“甚好!弟求之不得矣!”皇帝最后将目光看向陶皇后,握住了她的手:“淑合,汝做吾妇几十载,为孤生育子嗣,料理合宫事宜,孤未有不满之处。 只是孤对你有一桩事情始终放不下心来。汝心中亦当明白!往后麟舟继承孤之宗业,汝,不可偏心生事。”…这样长篇大段的话已经耗尽了他人生最后的一点力气。皇帝的意识彻底在这人世间消散之前,他口中喃喃自语地念着的却是一个故去数十载的女人的名字。 他这时已然再无牵挂,忘却了他的天下、他的霸业,最后所剩者,也只是最无辜最纯粹的事物。“清萱…”“曹清萱…”“我来向你赎罪了。” 这些话轻得除了晏珽宗之外没人能听清。两刻钟后,寿王满脸悲恸地走出了皇帝的寝宫,与诸臣痛呼:“吾兄崩逝!”诸臣大泣,久不止。 随后寿王撩起袍子转身向大行皇帝的寝门口跪下:“臣等跪拜新帝践祚!吾皇万岁千秋!”满殿随即三呼万岁。国丧以日代月,共计三十六日整。婠婠整日跪在大行皇帝的灵前,满目悲伤。 而陶皇后…这时候已经是陶太后了。负责同礼部的人以及寿王一道主持丧仪,将一切都打理的井井有条,体面而妥帖。国丧期满,太子晏珽宗顺理成章即位称帝,改年号为元武,后来史称魏武帝。 生母嫡后陶氏做了陶太后,迁居禧福宫。新君纯孝,给她加封尊号、又在太后迁宫那一日亲自为她扶轿。 礼部和内阁的学士们合计着一同被崩逝了的先帝拟了谥号为“续”称魏续帝,因为先帝在时也算是勤勉克己、励精图治,续起了先祖时候大魏朝最辉煌时候的荣光。 又因自他而起的帝王国丧以日代月体恤百姓之举,民间婚假男女自请供奉续帝灵位,呼之为仁帝。后世也有史评家笑言曰:“续帝临朝三十载,不如临终十二字!” 说的是他仅凭一句“国丧以日代月”“百姓无需服丧”十二个字就在民间成了大名鼎鼎的仁君。 其实这话倒也没错。第一是这位续帝给国库省下了一大笔银子。古之国君、国母驾崩薨逝,继位的新君为了显示自己的孝顺和国家的排场,都要大办丧事,在很多朝代这样的丧事花费都给国库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例如有许多史家都认为宋仁宗皇帝去世之后大半丧事,就让当时宋朝国库多年的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