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6章很为懊丧 (第1/2页)
第206章 很为懊丧 又下诏书禁止缠足,实行满汉通婚。这年忽然安徽兵变,熊成其号台民党,闹了一次风潮,总算扑灭了。 但到了五月的中旬,候补道员徐锡麟又闹起革命来了。讲到这徐锡麟,本是个日本留学生,年纪还不到三十岁,却抱负大志,脑筋里满贮着种族革命的思想。 他鉴于清政府的腐败和外夷的侵略,决意想把清政府推翻,重组共和政府,他既存了这般主旨,便在日本长崎地方结识许多同志,末了,就从海外回国宣传革命。 可是,中国因屡闹革命,捕捉党人很为严厉。徐锡麟见自己是个留学生,一举一动很受官府的监视,且于力量的一方面已然觉得不足。 筹计了一会,觉得非从政界入手不可,但在这个时候,两手空空,如何能够行事呢?正在进退两难的当儿,恰巧逢着了女侠秋瑾,两人一交谈,倒很是投机。 当由秋瑾拿出钱来补助徐锡麟去做事,那秋瑾是绍兴的世家女儿,也曾在学堂毕业,游历过英美日本诸国,为人极有才干。 对于革命思想很是崇拜,交游的都是责任官吏,所以徐锡麟很得到她一把助力,当下二人商议好了,徐锡麟捐了一个道员,以便在政治上活动。秋瑾自回绍兴,组织大通学堂,行她那革命的素志。 徐锡麟自捐了道员,竭力在官场中谋干,居然被他弄到一个路道,投在安徽抚台恩铭的门下。 恩铭和他一谈,觉得他确有才华,便已存了录用之心,后来叫徐锡麟充了练兵的委员。徐锡麟一有了兵权,自然只望那革命的一方面下后,他一边练兵,一头约了天津的同志乘机起事。绍兴女侠秋瑾也准备响应。不期天不从人愿,在举事的前一天。 那天津的党人因事机不密,给官厅逮捕了。其时的消息没有现在的灵通,因此徐锡麟全不知道。 到了那天,便约安徽抚台看cao,以便刺杀恩铭,乘时起事,正在这紧要当儿,风声传来说安徽将有革命起义,余党已在天津就捕。官府得了这个消息,便下令捕捉徐锡麟。徐锡麟方去进见抚台恩铭,只听得抚署外面一片拿革命党的声音。 此事连恩铭也不知道,忙问外面什么事鼓噪。徐锡麟已然情虚,见事已弄僵,也不待恩铭下令,就拔出手枪望安抚便击。 恩铭身中两枪,尚能叫刺客,这时署中文武职员一齐围将上来,把抚署大门闭上,任徐锡麟有翅膀也休想飞得出去。于是把徐锡麟捉获,又去捕那些学生军。 可怜那班青年学子寡不敌众,大半死在枪弹之下了。这里又将徐锡麟一审,自然是直认不讳。 那几个官员还主张拿徐锡麟开腹剖心,祭奠恩铭。再把徐锡麟生前的信札细细检查一番,发现了秋瑾约期举事的电文来,赶忙飞电绍兴知府,令密捕秋瑾就地正法。 那秋瑾在绍兴眼巴巴地望那安徽动作,自己好乘间响应,却不见有什么消息,正在疑惑时,忽听得安徽革命失败,到处纷纷传说,知道事已不成,欲待逃走时,那官兵已把大通学堂围得水泄不通。秋瑾见不能脱身,也只好束手成擒了。 但秋瑾的心上本一点不害怕,以为一些革命的嫌疑,绍兴知府是自己的义父,谅一定会帮她洗剔的,所以到了大堂之上,兀是坦然和没事一样,谁料人情势利。 那知府高坐堂皇地审起事来。秋瑾一见,便待叫义父。还不曾开口,知府早把脸一沉,放出严厉的面孔,将惊堂一拍,大怒起来,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却说绍兴府提审女侠秋瑾,那秋瑾并不畏惧,因和府是她的义父,意为这嫌疑罪名必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