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章塾悉走荫通灵 (第2/2页)
志不在此,委婉拒绝,不过他在阳间遇到能帮的忙还是会帮。阎罗王今天休假,由判官掌事。 判官翻看了毛毛这一世的簿子,唏嘘几声。徐云书和他说了几句话,他了然笑起。毛毛乖巧排在队列中等候孟婆为它接汤。 地府现在极其人性化,孟婆汤早就不像以往一样是难喝的中药味,而是可以变化成千百般滋味,那是每个逝者生前最喜欢的味道。轮到毛毛,它喝到了mama用针管一下一下喂进它嘴里的羊奶,温暖了它整个狗身。 小狗甩了甩身上的毛,尔后奔过奈何桥,回头傻笑,仿佛回到那个幸福的冬夜。徐云书对它说:“去吧。”它终于离开了。-返回阳间,徐云书给了林迟一张符,贴于房门七日,能消散他周身的阴气。 一切安排妥当已是傍晚,林迟和许倩坚持要亲自开车将徐云书送回清云镇,他拗不过,只好同意。天色渐暗,上山路不好走,徐云书打开手机里的手电筒照路。阿星不满道:“太亮了。你能不能关了。” 她怕日光,不怕人造光,只是这手电筒刺得她眼睛快瞎。徐云书没吭声,关了手机。周围归于昏暗,满山云雾追笼上来。往下望,小镇街灯点点,似星罗密布。抬起头,山峰岿然屹立,松石肃穆。 徐云书轻轻呼出一口气,一步一步踩稳脚下的路,他是在清云山一草一木的见证下长大的孩子,这条路走过千遍万遍,早已烂熟于心。 想起今日所见的种种,无论是许倩对于毛毛的真心,还是小狗对许倩一家的挚诚,都很令他感慨。徐云书没有家人,他是个被丢在道观门口的弃婴。师父心善收养了他,他便随师父姓。 那会儿许云萍已经去世,徐秋山和许云萍并未孕育孩子,这凭空出现的婴儿成了他最大的寄托,他将他带回观里,给他取名“云书”意为“云中谁寄锦书来”他幻想那是许云萍捎来的思念。 但幻想终究是幻想,许云萍不可能回来。徐云书渐渐长大,徐秋山并未隐瞒他的来历,在他懂事记事起就告诉他。 他是他的师父,不是他的父亲。如果他对道法有兴趣,他愿意教他这些,如果他想过普通人的生活,他也乐意放他下山。徐秋山并不干涉徐云书的个人选择,因此。 虽然从小在道观生活,徐云书跟平常人家的小孩一样,按部就班地读小学、初中、高中,接受学校教育。徐云书很聪明,小学跳过级,是班上年纪最小、成绩最好的孩子。 他性格内敛,常独来独往,因为家在道观,被不友善的同学诟病“身上不干净”久而久之,越发孤僻,成了他们眼中的异类。 徐云书最快乐的时光是在看书的时候,他不仅读中外名着,也看道法经书,他在书海中徜徉,与孤独作伴,也学会了享受孤独。 十六岁那年,徐云书倏然开了天眼,能见阴阳两界。鬼们对这个小少年感到好奇,他看起来毫无攻击性,他们便时常围聚在他周边。拜托他引路。 或帮别的什么忙,更多的是太无聊,想找个人说说话。徐云书的生活被迫发生改变,他成了一个真真正正的道士,即便如此,他没有放弃学习,一面应付鬼,熟悉走阴通灵,一面继续完成学业。 甚至考上了首都大学。徐云书是少有没读道教学院的道士,一方面以他当年的高考分数去读一所道教学院未免太过可惜,另一方面他也想去外面的世界瞧一瞧。看过繁华的首都,再回到这冷寂的清云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