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4章汉陽造十七支 (第2/2页)
站有粮,但孙翠过去一直给九排做饭,酒站到底还有多少粮,这个精明女人大概能猜得出来,虽然九连的人比过去更少了,但是酒站村里的人多出来了,现在的底子最多够两边一起撑一个月,再也不会多。 现在九连回来了,北岸放哨的几个民兵被撤回来,孙翠让这七八个民兵负责监视上游河面,执行苏干事布置的任务,女人们连夜编出个漂在河面的绳网,已经在两岸之间连结起来,有人划着筏子时刻检查拦阻到的漂浮物。 孙翠赤着双脚站在河边的浅水中,浸泡冲涮着一套已经被染成灰色的鬼子军装,这套军装是最好的一套,去除了领章等标志后,染成了八路军灰色,缝上了八路军臂章。 怕颜色不协调,孙翠同时从那几顶富余的八路军军帽里挑出一顶最有型的,重新染色一遍,与这套刚染灰的军装统一颜色。 这样胡义穿起来才更挺拔帅气,一个监视河面的民兵停在孙翠附近,问道:“孙姐,现在九连正缺人,你跟胡连长说说呗,能不能让我参加九连?” 孙翠把军装扯出水面,站在及膝的水中直起腰使劲在手里拧着:“你小子就死了心吧,当家的已经说了,民兵队先踏踏实实干好自己的活儿。 再说了,你们现在就是九连的人,还往哪参加?”年轻的民兵无奈地瘪瘪嘴,拽了拽肩头的步枪背带,继续巡逻去了。孙翠使劲抖开手中的军装,一阵水雾猛然出现在风里。 她很满意,军灰色染得很匀称,看起来似乎比普通的八路军装颜色更深了一点,也因此显得更漂亮,至少在她的眼里更漂亮了,看得她笑弯了眼。青山村这一带号称无人区。 在独立团所设立的三个游击自治区里,看起来这里是最困苦的地方,但是…荒凉有荒凉的好处,正因为这里人少,野菜反而漫山遍野地长,野兔飞鸟鼠蛇生机勃勃。 尽管是秋季,孩子们也总能挖到满筐,老人们甚至总能带回不少药材,几个负责狩猎的山里人也有收获,蛇鸟兔鼠这类小rou也是荤腥。 负责监视河面的民兵顺便捕鱼,任务生活两不耽误,几天下来,大家的饮食生活居然空前改善,荤素齐全,当然这是还有主食的情况下,感觉很好,老少都吃得浑身有劲儿眼发亮。 不过真要是断粮的话,还是会饿肚子,但没那么容易饿死。罗富贵领着吴石头和李响把酒站那座伪装成大坟的碉堡挖开了。 只是挖开了出入口和观察射击孔,撤掉了碉堡里堵口的木板,适当修改,埋成大坟形状的覆土基本没动,仍然像个大坟,所以这个碉堡变得比过去更厚实,如果熊在里面冬眠会觉得更安全了。 熊为此征求了李响的看法,得到的回答是:九十毫米口径迫击炮也砸不塌,放心睡你的坟包吧。熊很满意,如果熊知道达尔文是谁的话,肯定会给达尔文这货烧纸,进化论果然不虚! 陈冲被胡义命令带了几个战士和十几个酒站村民,去北方取回那两处逃离过程中埋藏的物品装备。现在他们回来了,带回了除小红缨外所有人的八路军军装,因为小丫头的军装当时一直被她自己装包里背着,不过现在,这些军装很多都没了主人。 所以,目前只有十九个人的九连都穿上八路军军装了,还富裕几套,里面最好的那一身,胡义交给了秦优,可惜胡子拉碴的庄稼汉穿起来。 并没比刘坚强好看多少,由此证明‘人靠衣装马靠鞍’这句话根本就是胡说八道!七九步枪四十二支,汉阳造十七支,三八大盖带刺刀八支,南部手枪三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