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荷恋_第八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第6/10页)

,再把这些发生在风荷身上的莫名其妙的事和mama一说,她不更认为凤荷古怪了吗?何况,从老宅回来当晚,已婉转地初步试探了一下,mama断然否定夏家与叶家曾有过什么交往,自己也就无法再多问了。

    看来,所有这一切,只能等自己从广州回来以后再作追究了。

    二十天,对于人生来说是多么多么地短暂,可是,二十天,对于眼下的凤荷,却又是多么多么地漫长!

    亦寒的远去,使她简直度日如年。她仍然每天去恒通公司,做她的服装设计。也只有在工作时,她才能勉强地、暂时地淡忘一下亦寒。不,即使在忙碌中,亦寒也会时不时闯进她的心灵和思绪。至于回到家中,那就更是每时每刻都和亦寒的身影和言笑在一起了。

    有时,她也想起令超,但她们心自问,对于哥哥的挂心担忧,远不如对亦寒的,虽然哥哥跑得比亦寒不知要远多少倍,虽然哥哥在海外漂零,自己有推卸下了的责任!

    唉,人的感情,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

    此刻,风荷仰面躺在她那张松软的床上,怀抱着“芙蓉”这是亦寒陪她逛城隍庙时,买了送给她的一个大洋娃娃,名字也是亦寒起的,所以这个娃娃目前也就成为风荷最宝贵的,可以部分代替亦寒存在的宠物了。

    她的视线所及,是洁白平整的天花板。这使她突发奇想:要是我的头脑也能如这天花板一样单纯而清晰,该有多好!

    但事实上,充塞于她头脑中的,却是一堆乱七八糟的积木:红、黄、蓝、绿各种颜色,长形、方形、菱形、圆形各种形状,胡乱堆砌,既搭不成一座象样的建筑,也无法收拢到装积木的匣子里。

    亦寒直到登上赴广州的火车前,还一再向她保证,一等从广州回来,马上就着手调查她的身世,希望她先不要多思多虑。

    亦寒觉得,只要下功夫,总能找到线索,把事情弄清楚。何况,说到底,弄不弄清楚,对他们的爱惰也根本没有影响。不管风荷身世如何,亦寒对她的爱都不会动摇,不会改变。

    亦寒的话给风荷很大安慰,但是,种种谜团仍然像一根看不见的线,把风荷的心缠得紧紧的,使她白天黑夜都摆脱不了。

    她一遍又一遍地过滤着结识夏亦寒以来所发生的那些怪事:

    在德康病院第一次听到绣莲的名字,那阵突如其来的紧张和惶惑,几乎使她神经迷乱;后来,在亦寒家,听到一“玉姑”这个称呼时,也有种不太舒服的感觉,而在给这位玉姑剪影的时候,竟然会手不应心地剪出那个幻觉中无数次出现过的披头散发的女人,并且终于导致了自己的晕厥;

    和亦寒游罢龙华归来,途经夏家老宅,哪来的似曾相识之感?

    而那个狂风暴雨的夜晚,自己终于又犯了病,却为什么鬼使神差般地跑到了夏家老宅面前?

    为什么能够那样自然地打开老宅壁炉的通风装置,而据亦寒说,那是外国建筑师专门为夏家设计的,但她却仿佛早就知道它的奥秘;

    夏家那幅《奔马图》,千真万确地有一条后加上去的马腿,看上去是多么眼熟!这明明是自己小时候的杰作,怎么竟和办寒的所为一模一样,难道真会有如此的巧合?

    夏家老宅楼上大房间有个伸手能摸到窗外白果树枝的窗口,自己怎么会知道?而偏偏那棵白果树早在十年前已被雷劈断。如果是梦游中所见,为什么会如此真切,几乎分毫不爽?如果是亲眼见过,那便该是多少年前的事了。

    所有这一切,除了说明自己与夏家曾有某种神秘关系外,很难作别的解释。

    可是,怎样才能揭开这个秘密呢?

    风荷不否认自己原本就有病,亦寒把它称为“轻度精神障碍”但从前并不常常发作,只是这一个夏季以来,不知什么缘故,发病的次数增多了。每回发作,不是丢失了自己似的到处瞎跑,仿佛在寻觅着什么,就是精神紧张得支撑不住而晕倒。仔细想想,近几次发作,好像所受到的刺激大多与夏亦寒的家人有关。

    看来,如果能沿此追寻下去,弄清自己与夏家的关系,或许也就可找到真正的病因。风荷的思想渐渐集中到这一点上。

    她已经为此作过努力。

    亦寒走后,她听说亦寒母亲病了,特意提出让mama去看望一下。叶太太十分赞同,她也早想结识一下这位未来的亲家,何况亦寒不在家,她理应表示一点慰问。

    那天,风荷陪着mama一起去了夏家。她留心观察两位母亲,看到她们见面时自然而亲切,谈得也很融洽。

    看得出来,mama对亦寒母亲文雅大方的风度、夏家简古纯朴的陈设和淳厚平和的家风,都很有兴趣和好感。但是,实在找不出一丝一毫两家从前有过什么交往的痕迹。

    这使她既感安慰又感失望。看来亦寒的话没错,她不必担心自己是被叶家领养的夏家后代,没有任何可能的血缘关系会成为她和亦寒结合的障碍。但她又遗憾在这次的见面中,自己无法找到一点儿继续追寻的线索。因为不管怎么说,从已发生的事情看,自己与夏家有某种联系,这是不能否认的。

    她只好另想办法,去寻觅自己的过去,寻觅那未知的以往的事实。

    凤荷突然从床上一骨碌坐起:对,应该再到夏家老宅去一次!

    她想起前些时亦寒给她讲过的一个病例。

    一位著名的英国心理医生,为了弄清他的女病人对陶瓷制品恐惧到非理性程度的原因,特意设计让她回到幼时的环境中,终于使这位女病人回忆起,幼时曾打碎家中一个瓷花瓶,划破了手指,出好多血,而且还因这“罪行”遭到父亲的一顿责打。从此陶瓷制品成了她产生恐惧的一大情结。起初是一接触到这类物品,后来发展到只要看到或听到别人提起这类物品,就会唤起她深埋于记忆之中的犯罪感和因为害怕受到惩罚而产生的恐惧感。而在弄清楚这一切以后,这位病人便释然了。儿时形成的情结解开,恐惧感从此消失,她变得开朗而快乐了。

    风荷决定,这回自己要一个人去老宅,仔细地探寻每一个地方。如果自己多年前确曾在那里生活过,那就总会找到些过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