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 (第3/3页)
却什么都没说?”慧娟惊呼着。 “娘,很对不起。我们决定不说,是怕如意婚约的事会更恶化,所以一切顺其自然,等如意真正归还宋家,才敢吐露页相。”牧雍用了“我们”两个字,只怕家人怪罪璇芝,所以扛了一半的责任。 “胡闹!胡闹!婚姻大事岂是你们说不要就不要,说要就要的儿戏吗?”徐仲甫气白了脸“明媒正娶的妻子你不爱,偏偏要去学那些不正经的男女私订终身,这成何体统呢?” “爹,您误会了!璇芝在北京这段时间里,一直很洁身自好,我与她来往完全也是发乎情、止乎礼,没有任何踰礼的地方。” 牧雍赶忙澄清说:“娶璇芝之事,是我个人的意愿,她并不知情,我也是在退还如意后,才发现自己对她的欣赏与仰慕。” “牧雍,你这不是给家里出难题吗?” 慧娟叹气说:“自古以来,哪有退了人家的亲事,又要进门的呢?” “你娘说得对!” 徐仲甫仍无法接受地说:? “我听不懂你们那些时髦露骨的用语,但我知道人要言而有信,毁如意婚约,我已经背信一次,如今退婚又要提亲,更是出尔反尔,你叫我徐仲甫的脸往哪里摆? 我们徐家又如何能在地方上立足呢?” “你就站在家里的立场想吧!天底下的姑娘,除了璇芝,我们一定都会帮你求到的,好不好?”慧娟劝着说。 “除了璇芝,我谁都不娶!。”牧雍豁了出去说。 “你就是不能娶她!”徐仲甫吼得脸红脖子粗。 在一旁始终静默不语的老奶奶,突然用力咳一声说:“可不可以容我老人家说一句话呀!你们身为长辈的别顽固,小辈的也别急躁,我呢!则是用另一个角度来看事情;如意之缘果然不是诳语,牧雍和璇芝这两个孩子早就缘定三生,无论世道如何变化,都拆散不了,你们做人父母的,怎么还看不清楚呢?” “娘,您怕是想媳妇想急了。即使我们改变主意要娶璇芝,世藩那里,一定也不愿意答应的。”徐仲甫说。 老奶奶不理儿子,就对着孙子说:“牧雍,你是真心真意要娶璇芝吗?” “这辈子,我就认定她一个。”牧雍很郑重地说。 “好!这门亲事就由我老人家亲自出马,看在两家翰林公的面子上,世藩不会拒绝我的。”老奶奶自信地说。 “谢谢奶奶的成全。”牧雍终于有了笑容。 但他的心里仍是忧虑。要一个女孩被退婚后再入门,是很伤自尊的事,更何况是心高气傲的璇芝呢?若她不爱他,恐怕连翰林公在世也都没有用。 唉!退了人家姑娘的亲,却又爱上人家姑娘,命运也未免太会捉弄人了。 在老奶奶拜会过宋家后,牧雍就马不停蹄地经上海,来到杭州。 宋世藩最初听到徐家的提亲,也是一脸惊愕,若不是碍于老奶奶在场,他可能会气得跳脚。 牧雍则很委婉地把他和璇芝在北京的一段,再说一遍。 “璇芝可从来都没提过。”宋世藩涨红着脸说:“我曾经问过她,她说北京很大,没见过你。” 这话打击了牧雍的信心,害他讪讪地说不出话,幸亏积极的老奶奶不断游说,把她那套“姻缘天注定”的理论反复强调。 宋世藩基于敬老之心,末了只好半妥协地说:“璇芝婚姻的事,我早已做了不主。你们年轻人当初退婚,主张的是自由恋爱,现在你要娶璇芝,得自己去问她,她说好就好,说不要,我也莫可奈何。” 事情等于一半都没有成功,因为牧雍完全摸不透璇芝的心思。 夏季的杭州,有滟潋的波光映着蓝天,显出一种极干净浓烈的晴朗;有蒸散的水气沥集着稻香及荷香,飘爽入人的心脾,但再好的湖光山色,牧雍都无心欣赏,他坐着马车直接来到璇芝的外婆家。 他是以宋世藩的信差身分要求见璇芝。 “璇芝姑娘和她的表姐妹游西湖去了。”管事的人说:“你到白堤断桥那一带,或许可以找到她们。” 牧雍来过杭州几次,熟知西湖十景,很快便来到风光明媚、红荷绿柳迎风舞的湖边。他远眺湖心,见远峰、堤塔、小岛及往来如扁叶的小舟。 突然,他看到四个女孩坐在一个小亭子里,饮茶吃零食,手上还穿著茉莉花串,而他朝思暮想的璇芝就在其中。她由现代回到古典又不太一样。在北京,她总穿得朴实简单,像一般小家碧玉; 此刻,她身上是蛋青色镶象牙白边的绉纱绸旗袍,一条丝巾用翡翠别针系着,秀发结着碧色丝带,刘海微鬈,加上两只翡翠耳环,把她原本美丽的脸庞,衬得更娇嫩、高贵、细致。 这真实面目的璇芝,对他又是另一种惊艳,一时间人立垂柳下,竟看呆了。 璇芝的心并不在手上那些洁白的小花上,经过那么多日子,换了大城小镇,北京的一切依然如此清晰;也因为清晰,痛苦就愈深入,时时沉垒,难以遣悲怀。 硬由心中除去牧雍,她想到了珣美。她到上海探完四姐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这久无音讯的好友,可是上海龙蛇混杂,找个人处处碰壁,甚至有人丢下一句话说:“单身姑娘家,不是当了妓女,就是饿死啦!” 不!她不愿这么想,珣美虽没有好出身,但傲气不输给她,生存能力强过她,更曾指引她明路,不可能那么轻易就被大上海吞噬掉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