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二回李闯贼恃勇败三军1 (第7/9页)
。 高杰回城,犒赏了将士,又差夜不休星夜探听闯贼的消息去了。 再说李过带了二十来上残兵,连夜奔到毫州。见了瞎贼,说到了徐州,不料高杰在彼镇守。出其不意,被他将我人马戮杀殆尽,所掳金帛子女皆被夺回。李自成大怒道:“这负义忘恩的矮贼,我恨他深入骨髓,常恨遇他不着。今日狭路相逢,如何放得他过?” 这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吩咐众将道:“留下一半人马看守老营,等他们的七路人马回来,同着固守。俟我得胜来时,一同回去。其余将卒尽随我去赴敌。” 众卒得令,次早放炮起营。 高杰探事的夜不休打听明白,星夜回来报信。高杰差人飞马赍文到南京兵部处,报贼来有数万之众,乞发援兵。内外夹攻,方可取胜。史公见了连夜檄靖南伯黄得功火速应援。 这黄得功算疆场第一员名将,他有万人无敌之勇,每常上阵杀贼,匹马当先。左腿上夹一铁鞭,右腿下夹一铁锏,手执铁枪,腰跨两张硬弓。两个从人背二百枝箭做两壶,紧随身畔。离得贼远,便左右开弓,箭如连珠一般,从不虚发。近则用枪,杀得性起,便弃了枪,一手执鞭,一手执锏,直入贼队。 两手齐打,贼人纷纷落马,见他无不胆寒。贼中起他个绰号,称他为黄闯子。有个《醉翁子》小令赞他,道:面赤如重枣,虬须飘袅袅。神梢没遮拦,千军视等闲。屡战威声烈,踏碎沙场月。骏骑一声嘶,冲营逐电低。 向日流贼八大王张献忠蹂躏滇黔楚粤一带地方,他有一个龙阳小将姓张,容如美女,力雄万夫。临阵当先,所向无敌,贼中称他为小张侯。官军将卒闻其名者,无不远避。他常听得人说黄闯子之名,笑道:“我恨不遇彼,若遇见,必活擒之。” 黄得功闻得此语,勃然大怒,领兵特寻了去与他对敌。他听得黄得功来了,心中大喜。【欺敌者必败,此贼之谓也。】次早列成阵势,匹马往来弛聘,索黄得功交战。 黄得功闻知,满饮数斗,披甲上马,驰出营门。见那小张侯正耀武扬威,在那里卖弄。他一声大喝,纵马直冲到面前。那贼措手不及,被他活挟而回。余贼丧胆,抛旗撇鼓而逃,被众兵赶上,杀了个罄荆所以黄得功的声名,流贼闻知,无不亡魂丧魄。他将那小张侯拿了来时,到中军帐坐下,笑道:“你每常夸嘴,说要生擒本帅。今被我拿来,你有何说?” 那贼低头不答。黄得功素知他骁勇,要劝他归降,做一员佐将。说道:“本帅素知你是一条好汉,你若肯归顺,将来富贵不校” 他也不答。黄得功怒道:“我听得张献忠爱你,常置你于腹上共卧。若顺了本帅,本帅亦以此情待你,你意如何?” 小张侯只是低头不答。黄得功叫左右带去锁禁看守,这贼竟数日不食而毙。黄得功虽恼恨他,又怜他是个贼中忠义好汉,拿将他埋葬了。史兵部久闻他的名誉,特补他滁和总镇,奉旨加封侯爵,统辖滁和庐芜各州十一州县。 他这日见了兵部的来文,又是邻郡有事,即点精兵三千,前往赴敌。史公又令慕义、林忠、尚智速回,各领兵卒紧防三处疆界。倘有贼兵,随机剿戮。他三人领命去了。 且说李自成领着数万人马,到了徐州地界。不一日,到了城下。见城中守御甚严,滚木石堆满,却不出来交锋。李自成传令,叫众贼在城下辱骂。骂了两三日,他总不睬,只当是不曾听见,总不出来。闯贼心中大怒,正造云梯,要想攻城。忽听得报马来报,黄闯子领兵来救援了,已在五里外安营下寨。 闯贼素常怕的是黄公,闻得此报,心中便吃了一惊。这黄得功安营歇了一夜,次早乘着锐气,带领人马前索战。闯贼传令各处俱出迎敌,两下摆成阵势。闯贼遥望他的兵马不多,还不介意。对垒多时,两无胜负。猛听得连珠炮响,背后三面呐喊,官军盖地蜂拥杀来。原来是高杰先因逊他的锋锐这气,故坚守不战。 今过了三日,知他锐气渐消,正打点要同他见个胜负。听得黄得功兵到,同贼交锋。他心中大喜,自领了二千健卒,从背后杀来。命两员将官各领兵一千,分左右冲。这些贼数年在各处打降,官兵见了,不是疾走如飞,就是束手待杀。 他杀现成的惯了,今见这些军将与别处不大相同,奋勇长驱,竟一枪一刀的要来对敌,就有些胆怯。况且高杰当年在他们营中时,翻山鹞的利害人人知道。这黄闯子的威名遍于贼中,闻名丧胆,每常偶然相遇,就远远的避开。正今日竟同厮杀,已怀着鬼胎。因他先声素着,俱恐头颅不保。若只遇他一个,还可勉强抵敌。今他二人在一处,前后夹攻起来,不由得心中害怕。 正分头迎战,那黄得功见了高杰领兵四面杀来,如虎添翼,越发鼓起他的威风。大吼了一声,犹如半空起个暴雷。右手持枪,左手执鞭,带领着随身铁骑,冲入贼阵。他标下的众将见主帅争先,焉敢落后?一齐奋勇杀上。把贼兵冲作四分五落,站脚不祝高杰见贼众惊慌,也催兵混杀。自辰至申,闯贼看他的人马渐渐丧失,知不可敌,遂率领众将,招呼士卒,败逃而去。高、黄二帅见他的贼众尚多,也收兵回营。 高杰到黄得功营中相会,谢了他救援之德。商议道:“我两人部下不足万人,贼有数万之众,难以泼灭。若只力敌,恐受伤者多。须如此如此行之,不但此围可解,我两家的兵马又不得折损。” 主意定了,两人分头行事。 高杰回城传令,城中只留下一千兵,命合城百姓皆给以盔甲,各执旌旗器械,都上城守护。托邢氏带领文武督帅,自己暗暗领兵,连夜去了。 那李自成败回营中,怒道:“我自行兵以来,未尝屡败。前败于六合,今日又在此失机,这一口气如何得出?” 李岩道:“胜败军家之常事,大王何必介怀?今日因四面受敌,故此伤折。明日将众兵养息一日,后日同他见个输赢。我们的军马多他数倍,用更番之法,再无不胜之理。” 李自成道:“何为更番之法?” 李岩道:“将我们的兵马分作三队,先出第一队对敌。约两个时辰,第二队上去,将头队换下入营暂歇。又两个时辰,第三队上去,又换下第二队歇息。又将第一队换第三队,输流换队接杀。虽连战三昼夜,人马亦不困乏。在我甚逸,彼则甚劳。人之精力有限,他能一队熬得过我三队么?他即欲分兵,则人少而不敢,此晋三驾疲楚之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