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西窗_第64章如每年夏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4章如每年夏天 (第2/2页)

也承载他们的喜怒哀乐…草原依旧是那么的美丽迷人,游牧民族的勇猛骠焊是不是也像他们祖先的英魂一样,被留在了这里?

    他们现在是怎样的生活?是不是还和以前一样…男孩的目光在远处山坡上的毡包上久久地停留…也许是少年时的好奇心吧…沉默了很久的男人说起‘她’来…上初中的男孩们都很好动。

    特别是当蒙文班和汉文班挨得太近时…民族的不同,风俗的差异,语言…好象更难沟通。汉民族的男人喜欢用拳头…可是男人有时很不明白,为什么还要加上一张嘴…至于嘴嘛,男人印像最深的是上小学时,汉文班的男孩和女孩在放学时会站成一排,对着同样放学出来的蒙文班的孩子齐声高呼…蒙古蛋子!蒙—古—蛋—子…(好象从古至今,北方民族的统称是…靼子,但是孩子们…靼子?是个什么东西他们才懒的管,骂起来顺口才…

    再说啦,发音都差不多吧?面对这种情况,当时的校长尼玛道尔吉的名言是…你蒙古就蒙古吧,还蛋子干啥呢?(请用蒙古汉语来说,类似于俄语说中国话)不过,尼玛校长的经典还不是仅此而已…

    当时已经是中学校长的他老人家拿起了电话,对方问道:请问你是…尼校长答曰:我是尼玛(请读蒙古汉语)对方大怒,愤然曰:cao!我是你爸!完后尼校长目瞪口呆,喃喃自语…我明明就是尼玛,你怎么能…而对方在此时,已经摔碎了话筒…

    蒙古族男人…不怎么说话的他们,来!把你摔倒在地就是我的尊严!结果呢…在对方的特长下,汉族男人在蒙古族特有的欢呼声里很快地倒在地上…

    而还在心里说着这才是哪到哪的汉民族少年猛地站,没头盖脸地一拳…嘴角流血的蒙古少年,满脸的悲愤和不解…拍拍身上沾着的尘土的汉家少年,自豪地举起了拳头…

    几百年?也许是更久远的时候…蒙古族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生死以外的男人之间的较量…一方倒地,胜负已分,今天的一切就此结束!

    胜者不再追,负者待来年…蒙古少年的流血的目光叫在一旁看着的男人震动…于是他和这一群少年约定…明天我们还在这里!***

    男孩子的精力好象怎么都用不完,于是小男人的对手换了一个又一个,较量…有输也有赢…这一场男人之间的较量没有真正的赢家,因为最后大家成了朋友。

    想成为被蒙古族人所认可的朋友,语言的沟通不是最主要的,它只需要你在他们所承认的规则里,赢得他们的尊重就可以了…尤其你是个男人。能说很多汉话的嘟鲁成了男人最好的伙伴,而且他的家离男人的姥爷家不是很远,所以在学校放寒暑假的时候,男人又多了一个去处…

    男人十四岁那年,在感情上倍受重创的男人逃到了牧区。牧区单调的生活,男人那无比压抑的心情…喝酒…

    打架…闲逛…一个人发呆…干什么都没心情的男人,在一个下午遇到了放假回来的嘟鲁…嘟鲁比男人大两岁,才一年不见,他的个子就窜了起来…快一米八的身高,人也相当的壮实。

    只是这时的嘟鲁已经比以前变了许多…由于离男人的姥爷不是很远,虽然嘟鲁从没有和男人说过他家里的情况,但是男人还是知道了一些…

    在草原深处的有些蒙古族的家庭中,一些孩子在一出生时只知道母亲,却不知道父亲…记得姥爷曾经告诉过他,那样的孩子叫‘家外甥’。男孩长大成人,取妻生子,一般都终生陪在母亲身边。

    但也有例外,比方说母亲嫁人…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比如说女孩子遇到了可心的人儿,情投意合就…

    再比如,类似于走婚的习俗…还有宗教,如每年的夏天,草原上的女人们会赶着带蓬牛车来到寺庙的周围,‘苏萨格’汉语的意思是‘撒佛子’。(这样的孩子出生时,他们的母亲还没有出嫁)女孩子长大了就嫁人,要是家里没有男孩的话…

    就比方说嘟鲁家…嘟鲁家里只有他,jiejie和他们的奶奶还有一个…据说是嘟鲁的第一个姐夫去世后,他们家后招缀的女婿…但现在却不是真正的招缀,俗称‘搭伙’…汉族人的解释。还有他jiejie的两个孩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