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短篇合集_朱莲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朱莲姑 (第3/3页)

乱打,那门公报人里边,一众管家想道,这门打得古怪,唤起了二十余人,各执了枪棍在手,方才开门。

    伍星听见开门,上楼驼了铺盖出城。这伍云手执青柴,一把提起朱公子,直到街上,着实打来,朱公子还是半醒的,叫声呵哟,便往家中走来。

    恰撞着朱家正开大门,火光之中见一活鬼往内抢人,众家人都吃一吓。呐一声喊,乱打乱溯。公子口中叫说:“是我。”人多乱杂,那里听得出,直赶到公子书房中。

    朱道明急了,竟往自己床下扒进去躲。一众家人道:“好了,大家一齐乱溯。”弄得血腥气臭得甚紧。

    想到一定死了,天已大明。众人把钓钉枪钩将出来,仔细一看,见身上画的一般,把水去拨在身上,见rou是白的,许多枪孔。又将水把脸上一泼,雪白一副好脸。众人上前仔细一认,叫声:“不好了,不知被何人用此恶计,如何是好?”

    他父母在朝,妻妾俱在家的,听见丈夫被人谋害,看了尸首,便呼天抢地一般哭将起来,家中男妇大小一齐大哭。止有朱吉说:“昨夜相公在伍家去歇,一定是他家谋害。”

    一齐去看,止留得一张桌子,两张竹椅,一张凉床,其余寸草也无。大家齐说是他谋害不必言矣。

    往军营来寻伍云,众行伍道:“他告退钱粮,己五日矣。”众人只得赴府告理。那太守见是当朝公子,自然准理,差捕究竟起来,说道:“人是你家家人戳死的,与他何干,况又无证据,乃捕风捉影之事,那里究得。”

    这案子慢拖缓放了,这伍家船只,竟往海宁住下。莲姑取出前银,兄弟二人贩些杂柴生意,己发千金。不想莲姑向与朱公子爱极之时,身已受孕。

    后来十月满足,生下一个儿子,眉清目秀,宛如朱道明一般,伍云道:“嫂嫂在上,此子不是亲骨rou,仍是朱家孽种。我兄弟二人辛勤苦力挣了家私,终不然又还仇人之子。拿来溺死了罢。”伍星见说:“贤弟见教极是。”

    莲姑急止曰:“不可,虽非丈夫所生实是妾身所育。怎忍一旦弃之。如今叔叔年已长大,尚无婶婶,妾身年幼,必然还有生育。存下此于,待断哺乳,待后生了子侄,将此子付还朱家,使他不绝宗后,亦算一点阴德。

    朱家虽是谋jianian,原系明求,亦非强占。百有余金,亦不为霸。理合将此子断乳送还,使朱家不幸中之幸也。”伍氏兄弟连声道好。

    其年,伍云娶下一房妻室,就是海宁东门外人,次年就生一个儿子,莲姑生的已是三岁,那疮痘己出完了,遂断了乳。莲姑次年又生一子,与伍星道:“如今子侄都有,可将朱子送还。”伍星道:“怎好送去?”

    莲姑道:“谁着你上门送去,但须我写数字,付与朱吉,直道其事。待至夜间,把字缚在朱儿身上,天明开门,他家便知分晓了。”伍云道:“嫂嫂,你写下书来,待我与你做个囊,送他去罢。”

    莲姑次日写了一封字儿,又把向时取公子头上的金挖耳,一总封了,缚在朱儿身上。炒了干粮炊饼之类,伍云取了盘缠,别了兄嫂妻子,往永嘉而来。

    到了永嘉,进得城来,已是上更时分。投了酒肆,吃了酒饭,睡到天色饭明,抱了小儿竟至朱家门首,轻轻放下,他即时离去,只见朱家开门,正是朱吉往街上来,听得小儿哭响,连忙回头,一个三四岁的娃子哭响。

    朱吉一见,吃了一惊,往下一看,那娃子面貌竟与亡过的公子容貌一般,又见衣带上缚着一封书,上写温州府水嘉县朱府管家开拆。朱吉想道:“不知什么原故。”

    正在那里思量,不想朱尚书终日为着无有子孙,十分烦恼,其夜三更时分,他与夫人皆得一梦,梦见儿子说与爹娘:“不须烦恼,你的孙于今日到了。”醒来,夫妻二人正在说梦,两下一般言语,只见朱吉把了娃儿进内,传与王尚书小姐得知。

    那公子妻房听见,忙忙传与公婆。老两口儿都在堂上,先把娃儿一看,两老人家见他面貌仁如儿子一般,暗暗称奇,就把字儿拆开。见七枝金挖耳,媳妇上前认道:“此挖乃媳妇之物,上面有字,四年前丈夫取去挖耳遂戴于头上。

    后来媳妇取讨,云己被伍家莲姑要了,缘何在此,书中必有缘故。快将书看。”上写着:君家公于逞豪强,jianianyin人妻人洞房。

    幸尔朱门生饿浮,阴功培植可绵长。后又写:此子生于嘉靖三十二年,癸丑岁,正月十七日卯时,其间事故,问朱吉悉知。朱吉便道:“是了,小公子是伍家妻子所生,实大公子亲骨rou也。”

    众人齐问,把那年汲水情由,后来谋害之事,一一说知。媳妇道:“向来无处寻获,想他必有人在此,快着人四下跟寻送官究罪。”

    朱尚书道:“不可,当日这事,乃是不肖子自取其祸。况人之生死,亦是未生之前注定,岂能改易。如今蒙他送还此子,极大恩德。遇着不明之人,恨已入骨,早早送命死矣。

    况寄来诗上,还劝积阴功培植,岂可思特优报乎。今日我们正是不幸中之幸,无孙竟有孙。”即时分付管家,把娃儿沫浴更衣,接取诸亲,各自齐来吃酒,悉道其祥,就席上取名未再辉。

    尚书自此,放生戒杀,斋僧布施,修桥砌路,爱老施贫,装修佛像,饶租免利,持斋念佛,藉字敬书,一应家人,不许生事害人,足迹不思公门。极恶一个人家,竟变为清凉世界。王小姐一心看管再辉,直至二十一岁进学,某年中了进士。

    后来知觉伍家莲姑是他母亲,差人通处寻访,竟无踪迹。伍氏兄弟己极富矣,子侄进了学,俱昌隆于后。

    【本篇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