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9章捏着一团纸 (第1/2页)
第29章 捏着一团纸 她画这些的目的并不是练习,而是记录,所以画才能细致入微,又不带情绪,但我对她一无所知,能做的只是从赫瑞蒙那里要来了她的电话。我住在城市中心,很少能在卧室的床上听到海狼的声音。 打通电话以后,我以为自己被板块运动冲到了比斯开湾或是新几内亚。电话那头的海声很大,风卷地,向上扫,打得传声筒轰隆作响,她说话了。声音与我们这里最差的无线广播员一样,令人难以忍受。 我顽强地和她沟通,她听到我买了她的画,高兴地向身边的某人炫耀。我听到了呕吐声,当时就想挂断。 “速写本,啊,那是,”提起速写本,她的声音淡了些,反倒清晰和动听了。“您只是为了速写本的事打电话吗?”我一时语塞,竟然不能作答。寻找灵感是理由,更像借口,甚至不能说服我自己。 因为我认识那么多优秀的创作者,他们的产出更丰富,在我看来,也更高明,能供我挖掘和探讨。我陷入长久的沉默,显然将这篇日记开头的豪言壮语忘光了。 “寻找灵感。”但我这样说。她大概会高兴。这个夺走赫瑞蒙的女画师,唉,她果然笑得很爽朗,主动要跟我分享速写本的故事。我有预感,将会听到一些电影或是肥皂剧,便打开日记本。我没有志向去做导演,只是不想浪费这段睡前的时间。 ***当我和新同桌终于能放开拘束聊天时,我才知道,原来在别的同学眼里,我很难相处。我不觉得自己长得凶神恶煞,回去以后,对着镜子观察了很久。 大概是从小养成的皱眉的习惯,让同龄人误会了。装成熟,可能有一点吧,但更多的是压力。每天都要和弟弟比赛练字画画,真是过够了。 书房那么大,却要我们两个挤一张桌子。有现成的墨水,却要拿墨条当借口浪费时间。只不过是逗小孩的过家家,却老是郑重其事地说:“来,君兰,看看你和弟弟谁厉害。”有什么可看的,反正我们这个年纪只能临摹,各练各的,各画各的呗。 但我弟,蠢货,还当真了。和我并排坐时,就诬陷我,说我占了大半张桌子,不让他画,他甚至绷紧左手,抵着我的右手推,导致我的字歪歪斜斜,墨也浸纸了。好烦,他就这么点出息,爸妈还要说:“别闹jiejie呀,乌苏,认真比。” 没在责怪,在夸他可爱。有时候我真想做大姨家的孩子,这样我的一母同胞就会从脑袋不灵光的乌苏,变成好相处的连伮表姐,她很乖,不会来事,温柔安静,又刻苦,又会看眼色,是最受外公期待的小孩。 在这个一切都围着外公转的家里,谁能被他老人家当作器重的下属对待,谁就会拥有相对成功的前半生。我的父母没能做到,秋原哥和寥原姐也没做到。 大姨勉强做到了,但她后来却完全脱离书画行业,去做流行病医生。任务就落到我们这一代身上…细想,我和连伮表姐还是竞争对手,当然,乌苏就算了。 他简直无药可救。一起去参加外公的什么协会活动。实际上就是同好和后辈齐聚一堂,喝酒奉承。连小孩都能感觉得到,我不信那些穿得很体面的人察觉不出来,但他们在酒桌上的表现和穿着一样体面。我有些发怵,我也会有长大的一天。 连伮姐坐在我前面,侧着头画画。别的人家这时可能会捉小孩来唱歌跳舞捣鼓乐器,到了我家,这个环节自然而然地替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