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02章秋雨是不会说 (第2/2页)
条遂道,贯通南北,那就好了,这山里的好东西,很多呢。”“难。” 张五金摇头,他以前是不懂的,就跟普通百姓一样,端起碗来吃rou,放下筷子还骂娘,开口闭口,就是你们这些狗官,只会贪污包二奶,钱都给贪掉了,几十年还修不起一条路,这会儿当了几个月的副主任,对这些事情了解得多了一些,也就有了笔帐。 祟山这样的大山里,要打遂道,每公里至少要一千万以上,而要贯通南北,至少要二十多公里,也就是两个多亿。 而阳州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就是几十个亿而已,看着不少,可实际用来维持四市一县政府各部门的正常运转都有些不够,哪里还能挤出钱来。可以说,没有省里甚至国家的资金,想凭阳州市自己,是无论如何修不起这样一条路的。 而贯通祟山,又只对南北两祟有好处,所以省里也不热心,这跟贪官只会贪钱无关,还真是因为社会效益不太够,费效比不高。秋雨则想起了另外的事,道:“包塘带宗珏到这大山深处,日子一定苦死了,” “这样才浪漫嘛。”吴娇想的又跟她不同。张五金便笑:“那要李哥哪天也陪你进山来浪漫一把。”“指望他呀。”吴娇皱了皱小鼻子:“再过三辈子吧。”“那我可告诉李哥了,说你三辈子都要陪着他呢,李哥一定开心死了,”“美不死他。” 吴娇轻呸了一声,自己却笑得花枝乱颤。包塘家说是在老洼子镇,其实还要翻几座山,至少有十多里的山路,张五金花五十块钱,请了个向导,那向导跟包塘熟,说先不必进山,先可以去西坳。 “西坳是逢三的集,包塘一般会来赶集的,有时两口子都会来,到集上应该可以碰到他们。”山里面赶集,是分日子的,一三五七,逢三在哪里赶,逢五又在哪里赶。 这样分时分地,对当地人就便利得多,否则若是都定在一个地方赶集,近的固然方便了,远的可就麻烦了,包塘看的林场,离着西坳较近,逢三赶一次集,山里的东西带出来。 需要的东西买回去,生活必须品,基本就是在集市上解决的,或者说,不仅包塘如此,大山里的山民,大部份都是这个样子的,没有几个人,会专门坐半天车,去北祟或南祟城里的超市买东西,只除非生了重病,否则一般不出山。 还好,到西坳也有一条简易的公路,算是拖拉机路吧,勉强能开进去。西坳就是一个山里的聚落,沿着一条溪,参差不齐的起着一些屋子,有趣的是,其中有几幢小洋楼。***中国还就是这么怪,有的在吃草没错,但稍稍肯动一动的,赚点钱甚至发个财也不难,黄光裕他爹也不叫黄百万不是,这些小洋楼,明显就是在外面赚了钱的人,回来起的。 西坳人不多,沿着一带水,估计也就是一两百户人家,集市到是颇为热闹,在一块大空地上,竟还有不少摊点,这是那些专业的小贩,哪里赶集往哪里跑的,他们的摊子看似正规。 其实跟张五金的木工箱子差不多,收拢做一担就可以挑着走的。人不少,男男女女好几百,穿得也各式各样,即有吊带黑丝的妹子,也有穿老式衣服的山里人,最拉风的,则是那光屁股的小孩,在人堆里乱窜。可以说,这样的集市,就是整个中国的缩影,从最现代到最古老,全部都有,你要是只看东部沿海,那不是完整中国,你要是只看西部山区,那也不是完整的中国,但要是到西坳的集市上走一圈,真实的中国到底什么样子,你就明白了。 向导是本地人,到处人头熟,随便抓着个人问了一下,便对张五金点头:“就在前面,他婆娘也下山来了,”“宗珏也来了,”张五金对秋雨笑:“我都不太记得她的样子了,到要看看,当年的眼光到底怎么样。” 吴娇并不知道张五金曾经是秋雨的学生,这个有些羞人,闺蜜再好,秋雨也是不会说的,这时听到就笑:“怎么,还是以前的旧情人啊。” “旧情书有两封,不过我是替别人写的。”张五金笑,秋雨白他一眼:“你到还好意思说。”见吴娇很有兴致的样子,她掩着嘴笑道:“这家伙读书的时候,专门替人写情书的。”“真的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