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章中年修术 (第1/2页)
第16章 中年修术 山路上,前面那道童宛如一只小僵尸蹿纵蹦跳,后面紧跟着一个仙风道骨的老道人,煞是诡异。老道王重楼笑着摇了摇头,由着那道童性子去撒泼,在前边学僵尸开道,一路上吓的夜鸦惊飞、猿猴怪啼。 山路越行越陡峭,月色确是越来越亮,照的山间夜景如写意泼墨画一般诗意纵横,再行片刻经过一处极其陡峭的转完后,一条笔直的山路出现在面前,山路高出遥遥可见重楼叠嶂青墙碧瓦,丹阳观就在眼前了。 老道王重楼抬头看了看那道观,强抑住心头狂喜,缓步跟上那刚刚窜上去的小道童。待到近前时,那小道童正站在门口低声读着正门两侧的对联“九品莲花,狮吼象鸣登法座。三尊金相,龙吟虎啸出天台。” 读罢回头看着老道王重阳,笑嘻嘻的说道:“师父,人家这才是正宗的龙虎山仙师府邸啊,啧啧,九品气运莲啊,多大的福泽啊,可比师父你那不入流的什么邪教强多了。 师父,你今天要是争不过人家龙虎派的仙师,我就拜人家为师好了,也省的你误人子弟心中内疚了!” 王重阳打量着这有些破败颓唐的道观,墙头野草横生,观宇墙壁漆色斑驳苔藓处处,不由得哈哈大笑道:“你这猴崽子,这龙虎山一脉若是六十年前,为师还敬它一敬,如今祖庭破败,弟子星散,这道观香火怕是都断了二、三十年了。 还值得为师我一争么,闪开!”说着,老道将手按在两扇巨大正门之间,突然发力,咔嚓数声,那山的门栓门轴同时崩裂,两扇大门轰然向院里倒下,砸的地面尘土飞扬。 师徒二人踩着倒下的门板走进了道观,绕过影壁墙,里面是一处略大点的天井,师徒二人不做停留,继续向道观深处走去,一路遇门破门,遇墙摧墙,势如破竹声势浩大,好像一直上古蛮荒的巨兽从道观前横冲直撞而入。 只是这师徒二人如此折腾,道观深处却依然寂静如许,无人出面拦阻,仿佛是早已人去楼空的样子,只是远处山巅的龙虎仙师大殿,不知何时悄悄的亮起幽幽烛火。 天师府大殿之前,一个身材瘦削的老道手提青灯,颤巍巍站在大殿廊下,一身邋遢破旧道袍就随随便便的用腰间那根粗麻丝绦胡乱挽住,那道人稀稀拉拉几根白发在脑后挽了个丸子大小的发髻,横插一根柳树枝权作发簪,脸上油泥粗重,却正是那日王重楼盗取婴儿之时,在医院门口行乞的那老乞丐。 那乞丐老道此时听着道观外越传越近的轰隆坍塌声,眼神却如痴如醉的盯着殿前那尊满是绿色锈迹斑斑的三足大鼎,这尊鼎样式古朴,花纹几乎被风月销蚀磨平,与寻常祭祀庙观中的鼎相差无几,只是那大殿中三座真君法神似乎凌厉眼神时刻都汇聚在这口破旧铜鼎上。 终于,轰隆一声巨响,大殿前面的门板也轰然倒下,一老一小从烟尘中缓缓走出,王重楼在那乞丐老道身前十步站住,遥遥一稽首,道:“无量天尊,豫南王重楼,今日携拙徒候小年,见过龙虎山掌教真人龙须子!” 老道人龙须子却依然盯着那尊旧鼎,半晌才沙哑着嗓子说道:“上古大禹治水,九州平定,万民尊奉大禹为禹王,天下九州献铁分铸九鼎,相传禹王禅位,也想寻那轩辕黄帝骑龙飞升成仙之举,将轩辕黄帝那尊母鼎的图纸规矩,偷偷给了那天下九州之一的西贺凉州,其后西贺凉州所献之鼎才是三阳六阴共计九鼎之中的菁华之物,使人转世神魂不灭不寂,继而可与天地同寿的…长生鼎!” 王重楼顺着老道的眼神看去,也紧紧的盯着那座破旧铜鼎,随着龙须子的自言自语,眼神也越发炽热狂烈起来。 手指尖竟不由得微微颤抖起来,龙须子兀自絮絮叨叨说道:“前日听说离阳山引魂幡、蜀王墓紫金铜镜均被人窃取,贫道手占一卦,料那窃镜偷幡之人尚缺一物,正是这尊长生鼎。” 王重楼桀桀笑道:“老掌教道心无尘洞若观火,王某佩服,即是如此,想必掌教必有成人之美的雅量,定能将这长生鼎借与王某,王某感激不敬,掌教放心,他年王某定当奉还!”虽然如此说。 但王重楼心下却打定主意,只要确认这尊鼎就是那故老相传的长生鼎,就绝无拱手奉还之理,得此神物可夺天地造化,一生夙愿得偿,岂不快哉,这邋邋遢遢的龙须子若敢拦阻,说不得也只好下杀手了。 若是能不动手,吓得他拱手奉上最是上策,毕竟龙虎山再香火凋零,也是传承千年的门派,气运不散不可轻欺啊。心念至此,王重楼戾气暴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