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元圣女_第175章国泰民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5章国泰民安 (第2/2页)

前,廷议宫最前端则是一张居于高台之上的金色龙椅,上悬用至臻晶石雕刻而成的耀目牌匾,上书一行金边隶文。

    “千面琉璃万重璟”而这龙威阁廷议宫的全名正是“千面琉璃宫”传闻乃是人族圣母娲祖凤里牺在太祖皇帝一统九州后,于天宫而下,降临人间,将这枚用于昔日补天所用的琉璃石赠予人族皇帝。

    而这枚琉璃宝石也象征着人族的兴旺。太祖皇帝则用此神石制成牌匾悬挂于龙座之上,太祖皇帝名鼎璟,固书曰,千面琉璃万重璟,以向上天回应自身之志,寓意秦氏后代能够千秋万载永镇琉璃宫。

    这座象征着大秦历史的皇宫仅仅是其中一殿便昭示着君权神授的无上权柄,无数莘莘学子终其一生的目标便是能够进入这琉璃宫中为人族天子出谋划策,为江山社稷贡献微薄之力,以达成儒家的出世思想,不枉平生之所学。

    可能够得到这份殊荣之人也终究是凤毛麟角,当他们怀着一腔热血换来朝袍一件的时候,却发现往往仕途之上并非一帆风顺,想要出人头地,位极人臣有时候靠的也不尽是那一腔热血与自以为的满腹才华。

    庙堂之上,天子脚下,忠肝义胆可能不过是最廉价的垫脚石。“咳…”当一个人的咳嗽声在大殿之内响起,近百位文武大臣立刻目不敢动,比起面对当朝九五,恐怕这一声咳嗽更让他们惴惴难安,心生惶恐,仿佛这琉璃宫中也不再有半点人族龙气与天子威严。

    “陛下,老臣偶然风寒,上朝来迟,咳…还望陛下赎罪。”吴天晃动着佝偻的躯体步步而近,官靴每踏出一步,都在震动着这些文武同僚们的心。

    他头上的高山冠一晃一晃的摇动不定,黑红相间的长袍因为身体的瘦弱而显得格外拖沓,吴天的个头不高,相貌更是平庸至极,但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老头子却已是三朝元老,独霸相位数十年之久。

    他的一个喷嚏,一声干咳,这大殿之上伫立的百官都要好好想一想自己是否之前做过对不起这位当朝宰辅的事,因为说不定往日里的一个眼神,一句牢sao都会成为被夷灭三族的荒唐理由。

    大秦的朝服因春夏秋冬四季而变换颜色,却只有吴天一人一年到头永远穿着这一身黑红打底的长袍。

    他的头发也和其他官员不同,束发后再带冠是寻常人的仪态标准,也只有他从不束发,任由灰白相间的散发从高冠边缘散下,仿佛不拘不束已经成为了这位权倾朝野的宰相大人的特殊标志。

    “丞相为国cao劳,近日来见面怜清瘦,还应多注意身体才是。”吴天确实日渐消瘦,他一向以一副心宽体胖的外表示人,可短短一月有余却已是身弱影瘦,人立黄昏,朝中坊间皆传言这老狐狸是作恶多端,天道有公,俨然已是油尽灯枯,行将就木,可现在来看,还远远没到那一步。

    皇帝话音未落,吴天已经一屁股坐在了百官之前的亲赐玉椅上,廷议坐听是他的特权,秦禅冕旒下的双眼扫过不远处这位趾高气扬的辅政大臣,眉宇间已有三分不悦,可他终究只能把这份心中的不忿强压下去。

    毕竟这如今的大秦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傲视东方的强大帝国,他也不是太祖,武帝那般翱翔于天际之间的人族之龙,这位久坐深宫,早已被架空的掌上皇帝可能都比不过那池中的鱼儿,至少鱼跃龙门一朝化为苍龙,而他却无法走脱这天启城一步。

    廷议和以往一样,秦禅听到耳朵里的除了内地风调雨顺便是各地又出祥瑞等等,总之一切都像被安排好的一般,国泰民安,波澜不惊。直到黄门一声接着一声的加急战报和无比急促的脚步声从宫外接连而至,他才如梦方醒。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