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章取酒转裑 (第2/2页)
娘被他摸得兴起,腰部不住前摇后摆,长枪渐入黑洞洞的巢xue。抽了几十下,见四娘适应了,牛二这才大显神威,大力抽送的同时不停按压她的阴蒂,四娘被他杀了个干干净净。久旱逢甘霖,好一番云雨。 “小翠才多大,你怎么舍得?”牛二摸着四娘的手,粗糙,好多小口子。“早晚要走这一步,”四娘叹气“给你总好过给那些公子哥儿,他们眼中,我们和牲口无异。” 牛二把房租翻了两倍,作为条件,要四娘探听玉真观所有的大事小情。四娘有大梅这个近水楼台,当然满口应允。住得久了,小翠也和牛二渐渐熟络,常缠着他讲外面的精彩。 萝莉总会爱上大叔的,小翠眼中的星光,扭动的腰肢,故意挺起的小胸脯都出卖了她的内心。牛二对幼齿犯罪感太重,为免老枪走火,聊天时一旦气氛不对,就赶紧打岔糊弄过去。这日小翠照例擦枪,牛二不接话头,反问她未来作何打算。 “还能如何,被不同男人骑罢了。”小翠神色变得萧索“我常羡慕jiejie,在大小姐身旁,至少衣食无忧。”*** 白马巷有个老陈头,年轻时读过些书,后来家道中落,无奈搬到这里,做点儿小买卖为生。作为白马巷少数会识文断字的,老陈头很受尊重。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老陈头闭目咂摸好一会儿,才睁开眼说:“格律稍欠工整,意境不甚出众。”老陈头号称“围棋三里无敌手,诗赋五巷不二人”是白马巷文艺圈的权威。 牛二用南宋杨万里的诗喂招,就是想试试唐代读书人对未来名句的评价,如果效果好,他大可扮成文学中年混进玉真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老陈头继续举例说明“且看摩诘居士这句,意境何止高出百倍。” 牛二又念了王安石和辛弃疾的名句,老陈头都说勉强,牛二看他言辞恳切,不像酸腐文人互相鄙视,说明唐人对超前的诗句没什么好感,牛二的文学梦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立冬之后,天气愈冷。买不起炭,牛二只好饮酒取暖。唐代米酒以浊酒为主,工艺简单,时间短、浓度低、偏甜。几大碗下去。 刚有些暖意,却又憋得要小解,待如厕归来,冻得浑身筛糠,得不偿失。苦恼几日,牛二想到了蒸馏。印象中《本草纲目》有记载“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 甑就是蒸锅,好在大唐有。牛二买来廉价原料,包括“酸坏之酒”依法炮制,酒精度数大幅提高,味道也好,有点像南宋时期的女儿红。请老陈头试了,他大为惊异“三十年前我在长安饮酒,千文一斗的也不如它,你是如何酿的?” 牛二拿祖传秘方搪塞过去,心里有了分教:照现在的通货膨胀率,这酒值三四千文一斗。回到四娘家,牛二组织起扩大再生产,母女齐上阵,协力搞蒸馏,当然,最后一道工序是他自己做的,工序本身不值钱,神秘感值钱。 很快,牛二打出名气,附近的殷实人家纷纷找他买酒,他坚持每日只卖一斗,二百五十文一升,物美价廉加饥饿营销“祖传佳酿”往往半天即被抢购一空。 卖了一个多月,有些大户嫌麻烦,不惜重金私人订制。冬至前的第八天,牛二等到了玉真观的订单。 精选优质糯米,踏踏实实发酵七日,通宵蒸馏,仔细装坛封口,巳时,牛二刚好出现在玉真观门前。门开了,家丁出来,付了余款,取酒转身,关上了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