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5章将奏章掷下 (第2/2页)
”守忠奉命而去。仁宗见曹后仓猝指挥,一丝不乱,十分赞叹! 其时天色已明,各院妃嫔得了消息,陆续前来,在门外请安,当时由曹后吩咐,启门放入。第一个进来的便是张美人,这张美人乃后第一个宠妃,生来巧慧多智,最善逢迎。 仁宗本要立她为后,因与刘太后意见不合,所以册立郭后。郭后被废,又要立她为继后,却因张美人自己辞让,不敢承当,方才改立曹后。平日与两后相处,倒还谦退尽礼,无甚乖忤之处,因此更得主眷。 庆历元年,封清河郡君,后迁修媛,忽然患病,甚为沉重,遂申奏仁宗道:“贱妾蒲柳之姿,待罪液庭。不克上荷主眷,愿仍退居美人之列。”仁宗见她意出真诚,也就允许。 但是封号虽属美人,权力却侔于皇后。这回到中宫来请安,仁宗反好言抚慰,曹后也屈意殷勤。紧跟着张美人进来的,便是周美人,她从四岁上,即入宫闱,甚为张美人所钟爱,因此抚为养女,到得年将及笄,出落得如花如玉,美艳动人。 仁宗见了这天仙般的佳人,如何还肯放过,也顾不得什么名分,竟把养女收入凤侣,也是很得宠幸的一位美人,此外又有苗才人、冯都君,也相偕前来问安。 苗才人本是仁宗乳母的女儿,幼时便和仁宗在一处嬉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自然十分相爱,到得年幻长成,其苗才人又生得身材苗条,妩媚甚爱。 仁宗便收她在妃嫔之列,封为才人。这冯都君,是个良家女子,其祖名起,曾为兵部侍郎,以德容入选的。其余还有许多才人美人,一齐都来问安,因为无关紧要,也就不再详述了。 到得次日,仁宗以宫禁谋变,祸生肘腋,特下诏书,谴责皇城使,与卫官数人。副都知杨怀敏,由乱首颜秀供出,通同一气,则应押外庭,严加审问,却因枢密使夏竦和他私相结纳,尽力包庇,奏请仁宗。 在禁中审讯,便有参知政事丁度谏阻道:“宿卫作乱,谋害乘舆,关系着社稷安危,乃是何等大罪,岂可胡乱了结么?”无如夏竦一力坚持,仁宗不欲遽兴大狱,只将杨杯敏降官,仍在内适当差。 夏竦非但保护杨怀敏,他还想交结宫闱,以图自保,知道张美人宠擅专房,深得主眷,要在这个当儿结一内援,遂上章说张美人有扈跸大功,应进荣封。仁宗本来宠爱张美人,日思进她的爵位,苦于无词可借,这次得了夏竦的奏章。 正合心意,即命册张美人为贵妃。夏竦见仁宗准了自己的奏章,料知有机可乘,意想就此动摇中宫,唆使谏官王贽,奏言叛逆起于中宫,请彻底追究。仁宗见了此奏,心下又不免动疑,转间御史何郯。 何郯奏道:“中宫仁智,内外交钦,这是匪徒有意中伤,摇动正宫,觊图非分。陛下不可不察。” 仁宗听了何郯的话,方把此事搁过一边,惟加封张贵妃之父尧封为郡王,伯父尧佐为太师,兼宣徽节度景灵群牧四使。殿中侍御史唐介、知谏院包拯、吴奎,都竭言不可,中丞王举证,又留百官到廷论驳。 仁宗难违众议,只得罢去尧佐宣徽、景灵二使。过不上几天,又使尧佐知河阳,兼职南院宣徽使。 御史唐介,又抗章谏道:“外戚不可预政,前日陛下从臣等之言,已经收回成命。今日如何重又拜除,自紊典章,致召出乎反乎之。” 讥仁宗遂召唐介进,见面谕道:“除此之权,出自中书,并非尽由朕意。卿何责备过甚?”唐介道:“相臣文彦博,也想结交贵戚,希荣固宠么?”仁宗见唐介语言切直,心内不悦! 拂袖竟入。唐介退归家中,重又缮疏,参劾文彦博,身为宰相,交通宫禁,引用贵戚,不称其职,请即日罢免,改相富弼。次日入朝递呈,仁宗阅了数语,将奏章掷下,怒斥道:“你若再来多言,朕立即将你远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