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宫闱史_第152章这样大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2章这样大河 (第2/2页)

入内奏闻呢?”吴敏应诺,次日即以李纲之言上闻,徽宗召纲面议。

    李纲即刺臂流血,书成数语入陈。徽宗见是血书,不禁为之动容,因览其奏道:皇太子监国,礼之常也。今大敌入攻,安危存亡,在呼吸间,犹守常礼,可乎?名分不正,而当大权,何以号召天下,期成功于万一哉?

    若假皇太子以位号,使为陛下守宗社。收将士心,以死悍敌,则天下可保矣。臣李纲刺血上言。徽宗览奏,遂决意内禅。次日视朝,亲书“传位东宫”四字,付于蔡攸。

    攸不便多言,便令学士草诏。禅位于太子桓,自称道君皇帝,退朝后,召太子入禁中。太子进见,涕泣固辞,徽宗不许,乃即位,御垂拱殿,朝见百官,是为钦宗。礼成,命少宰李邦彦为龙德宫使,进蔡攸为太保,吴敏为门下侍郎,俱兼龙德宫副使。尊奉徽宗为教主道君太上皇帝,退居龙德宫。皇后郑氏为道君太上皇后,迁居宁德宫,称宁德太后。

    立皇后朱氏,后系武康军节度使朱伯材女,曾册为皇太子妃,至是正位中宫,迫封后父伯材为恩平郡王。

    授李纲兵部侍郎,耿南仲签书枢密院事,遣给事中李郏赵金军,报告内禅,且请修好。斡离不闻知朝另易皇帝,其太史亦称南朝帝星复明,不及遣还李邺,即欲北归。郭药师道:“南朝未必有备,不妨进行。”斡离不从其言,进陷信德府,驱军而南,寇氛益炽。

    太学生陈东,率诸生伏阙上书,数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李彦、朱勔之jianian,指为六贼,乞诛之以谢天下。

    其书陈进,时已残腊,钦宗因预备改元,一时无暇计及。次年为靖康元年,正月朔日,受百官朝贺,退诣龙德宫,朝贺太上皇,诏中外是庶,直言得失。

    李邦彦居中主事,遇有急报,方准群臣进言,稍缓即阴加阻抑。当时有“城门闭、言路开。城门开,言路闭”的传言,忽闻金斡离不陷相、浚二州,梁方平所领禁军,大溃于黎阳。

    河北河东置制副使何懽,退保滑州,朝廷非常惶急!那些误国jianian臣,得了这信,不问国家如何,先行收拾行李,捆载财物,携带娇妻美妾,爱子宠孙,料理逃走。

    第一个要算王黼,逃得最早。第二个便是蔡京。连太上皇也整备了行装,要想东奔了。未知逃走得脱否,且看下回分解。***却说王黼、蔡京闻得金军已至河北,黎阳禁军溃散,他们便收拾财宝,载运妻子,暗中逃走。

    连太上皇也收拾行装,预备东奔。当有吴敏、李纲,请诛王黼等,以申国法,钦宗乃贬王黼官,窜置永州。潜令开封府聂昌,遣武士杀黼。黼至雍丘南,借宿民家,为武士追及,枭首而回。

    李彦赐死籍没家产。朱勔罢归田里,在钦宗也可以算从谏如流了,但是,朱勔的罪,更浮于王黼诸人,勔在东南二十年,百姓始终受其毒害,官至宁远军节度使,所获金银财帛不可胜计,家中池馆亭台,可比上苑。服饰器甲,僭拟乘舆。

    借挽舟载运为名,募兵三千,专为自保,当是称为东南小朝廷。南方刺史郡守,大都出其门下,甚至厨役厮养,势力也十分浩大,官员亦须小心侍候。朱勔更颐指气使,视若奴隶。现在只将他放归田里。

    他也乐得回去享福,岂不是赏罚不均么?单说金兵既抵大河,梁方平的禁军在河北岸,见贼奄至,遂即奔溃。

    河南守桥兵士,望见金兵的旌旗,也就烧断了桥梁,四散奔去。宋兵在河南的,竟无一人。金人以郭药师为向导,觅取小船渡河,也不禁渡河,也不禁列队伍,骑兵先渡,渡了五日,方才完毕,又渡步兵,并不见一个南军。金兵皆纵声大笑道:“南朝可谓无人了,这样大河,若用一二千人守在河口,我们如何能安然渡过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