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宫闱史_第167章移在温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7章移在温台 (第1/2页)

    第167章 移在温台

    将崔纵放居穷荒,后来崔纵以病殁。洪皓直至绍兴十二年,方得回国,这是后话,暂按不表。且说吕颐浩自张浚行后,原欲奉高宗驾幸武昌,忽闻金兵南下。

    即变更前议,请留都东南。滕康、张守亦言武昌万不可往。高宗决计仍都杭州,下诏升杭州为临安府,授李邴、滕康权知三省枢密院事,先奉隆佑太后往洪州,再命修武郎宋汝为京东转运判官,杜时亮同往金都,申请缓兵。并贻粘没喝书,书中尽是哀求之语。

    内中有一段言语,令人看了,几欲作呕。现在录了出来,看了可以知道高宗的没有志气。其书道:古之有国家而迫于危亡者,不过守与奔而已,今以守则无人,以奔则无地,所以鳃鳃然惟冀阁下之见哀而已,故前者连奉书,愿削去旧号,是地之间,皆大金之国。

    而尊无二上,亦何必劳师远涉而后快哉?这样摇尾乞怜的书信,要想金人见哀,不动兵马。哪里知道,你愈畏怯,他愈恫吓。你愈哀求,他愈厉害。

    知道江南君臣都是无能之辈,那金兵更加放心大胆南下得快了。起居郎胡寅,见高宗这样畏葸怯懦,实在忍不住了,便胪陈七策,疏请施行,是什么七策呢?一、罢议和而修战策。二、置行台以处别缓急之务。三、务实效,去虚文。

    四、大起天下之兵,以图自强。五、都荆襄以定根本。六、选宗室贤才以备任使。七、存纪纲以立国体。

    这篇奉章,洋洋洒洒,多至数千言,真是慷慨激昂,淋漓尽致。高宗瞧了,很不以为然。吕颐浩也恨他切直,遂将胡寅贬谪出外。

    其时寇氛益逼,竟致一夕数惊。高宗弄得不知什么地方,才可以避免寇患,只得召群臣,共议驻跸之所。张俊、辛企宗请自鄂岳、幸长沙。

    韩世忠道:“河北、山东,已是失去,非复国家所有。今日再抛弃江淮,还有什么地方可以驻跸呢?”吕颐浩道:“金人近来的谋划,专视皇上到哪里。

    就赶往哪里。为今之计,只有且战且避,保护陛下得至万全之地,那常、润二处,臣愿效死力守。”高宗道:“朕左右岂可无相,吕卿如何可以不随朕同行呢?”遂议定以杜充兼江淮宣抚使,留守建康。

    王崁为副,韩世宗为浙西制置使,守镇江。刘光世为江东宣抚使,守太平池州。高宗竟自启程,避兵而去。未知避往何处,且看下回分解。***却说高宗因避金兵,启跸而行,退往临安,方才七日,兀术已分两路入寇。

    一路自滁和入江东,一路自蕲黄入江西。高宗恐隆佑太后在洪州受惊,又命刘光世移屯江州,作为屏蔽。自己却与吕颐浩渡了钱塘江,逃往越州。

    那兀术探得高宗越远,一时追赶不及,不如到江西去,逼迫太后,遂取寿春,下光州,陷黄州,长驱过江,直薄江州。刘光世自移镇江州,每日置酒高会,绝不处置兵事。

    等到金兵已临城下,方才知道,哪里还能守御,连忙逃往南康。金人入城,劫掠一空,遂由大冶进取洪州。滕康、刘钰闻得金兵已到,连忙奉了太后出城。江西制置使王了猷亦弃城遁去。

    洪抚袁三州,相继失守。太后行抵吉州,闻得金兵追来,急雇船夜行。次晨至太和县,船家景信见太后带了许多金帛珍宝,不觉眼红起来,便将所有财物,尽行夺去。

    总算还有良心,没有十分惊扰太后,那护卫都指挥使杨维忠的部兵,也溃散了。宫女们逃奔的,被劫的,失去了二百名。滕康、刘钰二人也逃得无影无踪。

    太后身边还有数十个卫兵都很有忠心,仗着他们保了太后和元懿的生母藩贵妃,从万安登陆,行至虔州。哪知土豪陈新,又将城围了。太后又惊惶不小!

    幸亏杨维忠的部将胡友前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