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宫闱史_第51章还可免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1章还可免祸 (第2/2页)

柜之内,命谨密宫人掌管着,永为成规,世世勿替,那光义、光美,前已表过,你想必知道。

    这德昭又是谁呢?乃是太祖长子,元配贺皇后所生,所以太后遗嘱中,命光义传光美,光美传德昭,若能照此做去,不背遗言,倒还公允。无如后人不能遵守,就难免闹出骨rou惨变来了。这是后话,暂按不提。

    单说太后命赵普写毕约言之后,不到两日,便崩于滋德殿,年六十,谥曰明宪,干德二年,复改谥昭宪,葬于安陵,神主附享太庙。太祖遭了大丧,少不得哀毁异常,颁诏天下,不在话下。

    太祖自从改文臣知州事,尽收藩镇兵柄,集权中央,五代外重内轻,尾大不掉之弊,净尽除去。

    百年痼疾,一旦全蠲,心下自是欢然,便又改元干德,以建隆四年,为干德元年,百官又有一番朝贺的礼节,这些琐事,也不去叙它。太祖改元之后,适有武平节度使周保权,遣使入朝,表称衡州刺史张文表,聚众作乱,势甚危急,乞求救援。

    那保权乃是周行逢之子,行逢在周世宗时,因平定湖南,授为朗州大都督,兼武平军节度使,管辖湖南全境。太祖受禅,加中书令,任职如故。

    行逢在镇,力求治理,颇得众心,惟境内一切处置,还是五代时方镇旧例,并未改革,行动自由,朝命难制。

    太祖即位之后,接连着就有李筠、李重进的叛乱,中原尚未平定,哪里顾得到边镇地方呢?所以行逢在镇七年,安安稳稳,很享了些尊荣之福。

    到得病重将死的时候,召集部下将校嘱咐道:“我子保权,年才十一岁,全仗诸公护持,所有境内各属,大都恭顺,必无异心。惟衡州刺史张文表,为人刚而且险,素性凶悍。

    我死之后,必定为乱。望诸公善辅吾儿,无失疆土,万不得已,可举族归朝,不可陷入虎口,那还不失为中策。”言毕而逝。保权嗣位,讣至衡州。

    那张文表果然说道:“我与行逢,俱起家微贱,同立功名,如今行逢已殁,不将节镇与我,反叫我北面而事小儿,未免欺人太甚了!”

    当即带领部众,袭据潭州,杀死留后寥简,且声言进取朗州,将尽灭周氏,朗州大震。保权遣杨师璠往讨文表,且遣使赍表入朝,请求救援。

    那荆南节度使高继冲,亦奉表上闻。继冲系高保勖之侄,保融之子。保勖之祖,名季兴,唐末为荆南节度使,历梁及后唐,晋封南平王。

    季兴死后,子从晦袭爵,从晦传子保融,保融传弟保勖,保勖复传侄继冲,世镇江陵,与湖南接壤,境地毗连。继冲恐文表侵入辖境,所以驰奏朝廷。

    太祖阅了两处的奏章,知道有机可乘,早已成竹在胸,先下诏于荆南高继冲,命发水师数千名,往讨潭州。

    后令慕容延钊为都部署,李处耘为都监,率兵进讨。临行之时,面谕二将道:“江陵临长沙,东距建康,西逼巴蜀,北近大梁,乃是形胜之区,要害之地。如今四分五裂。

    正好乘着这个机会,收归朝廷。二卿此去,向荆南借道,因利乘便,同隙入城,岂非一举两得之事么?”二将领旨而去。

    到了荆南,便遣丁德裕先赴江陵,向继冲借道进兵。继冲已先接到太祖谕旨,命他起水师,往讨潭州,并言大兵不日即至,且须借道江陵云云。继冲接到此谕,十分犹疑,却又不敢违命,只得点集水军三千名,令亲校李景威统率了,向潭州出发。

    此时又有丁德裕前来,说明大军已抵襄州,要借道江陵,进取湖南。继冲便一面款留丁德裕,一面召集僚属会议,部将孙光宪进言道:“中国自周世宗时,已有统一天下之志。

    如今宋主,规模更是阔大,比周世宗还要神明英武。江陵区区一隅,地狭民贫,万难拒抗宋师,不若以疆土归之,还可免祸,就是明公的爵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