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宫闱史_第105章亲临省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5章亲临省视 (第1/2页)

    第105章 亲临省视

    决定主张,便把寇准从青州召回。寇准到了汴京入朝回见。太宗便褰衣给他看道:“朕年衰多痛,今又患着足疾,如何是好?”寇准奏道:“臣非奉诏不敢到京,既已到来,切有一言上达陛下,愿陛下加以采纳,勿施罪责,天下幸甚!”

    太宗知道他要请建储,遂霁颜问道:“卿有何事,不妨直陈。”寇准才敢奏道:“储君为国之根本。陛下还须早日建立。”

    太宗道:“卿看诸子中,何人足付神器?”寇准答道:“太子为天下之君,必要复天下之望。陛下建储,宣断自宸衷,不应谋及近臣,尤不应谋及妇人宦官。只要选择得宣,就可付托无忧了。”

    太宗故意想了一会儿,屏去左右,密语寇准道:“襄王可好么?”寇准又答道:“知子莫若父。陛下既以为可,请即决定。”太宗点首称善。

    建储之议遂定,那襄王元侃,乃太宗第三子,只因长子元佐病废,次子元僖早夭,所以太宗自与寇准商议之后,已决定立为太子。遂于至道元年八月,立襄王元侃为皇太子,改名为恒,大赦天下。

    太子受了册宝,自然有许多仪注,参叩社稷,谒见太庙,忙个不了。中国自唐天佑以来,乱离扰攘,将及百有余年,不看见这立皇太子的礼节,这一天太子谒庙还宫,众百姓都扶老携幼,在道旁观看。

    见太子生得英年玉貌,堂皇富丽,一齐鼓舞欢迎,遮道拜伏,高声呼道:“这才是真天子哩!”众口一词,都是如此,传入太宗耳内,大为不乐!

    立刻宣诏寇准入内,未曾开口,先长叹一声道:“朕今天又做错一件事了,你看还有挽救么?”寇准听了这几句话,摸不着太宗是何事情,忙问陛下因为何事。

    如此不乐?太宗道:“你没有见今天这种景象么?人心都归向了太子,把朕放于何处呢?不是成了个赘疣了么?快去想个主意才好!”寇准连忙再拜称贺道:“这正是国家之幸,社稷之福。

    陛下应该欢喜才是,为何反出此言呢?”太宗听了,心内总是将信将疑,不甚快乐!回到宫内,见后妃、宫嫔都一齐叩头称贺,说陛下付托得人,民心归向,将来后福无穷!太宗方才感悟,不觉大喜!

    又重复出外,赐群臣筵宴,尽欢方罢。次日又命李沆、李至,并兼太子宾客,令太子以师傅礼事二人。太子每二李,必先下拜。李沆与李至,上表辞谢。

    太宗不许,手谕二李道:朕旁稽古训,肇建承华,用选端良,资于辅导,借卿风望,委以调护,盖将勖以谦冲,故乃异其礼数,勿饰当仁之让,副予知子之心,特此手谕。李沆、李至复相偕入谢!

    太宗又面谕道:“太子贤明仁孝,足固国本,卿等可尽心规诲,有善应劝,有过应规,至若礼乐诗书,系卿等素习,不烦朕谆谆嘱咐了。”李沆、李至叩谢而退。太子年逾弱冠,姿性聪明,相传母妃李氏,常于夜间梦以裙承日,因此有娠。

    及产生后,左足指纹成一天字,五六岁诸王嬉戏好作战阵,自称元帅。又常登万岁殿,上升御座,太宗抚其顶,笑颜问道:“这是皇帝的宝座,儿它日亦愿做皇帝么?”太子答道:“天命攸归,儿亦不敢辞。”

    太宗暗暗称奇!及长,就学受经,一览即能成诵,至是立为储贰,入居东宫,人皆称为天授。太宗立了太子,一生心事俱已放下。

    但是外间人言,却也不可不虑,想起太祖劳苦一生,手创天下,授之于己,总算是个开国元勋,子孙也该同享富贵。

    如今他的嫡长孙,名唤惟吉,年纪已经不小,终日拘禁宫内,也不是件事情,何不给他个官职,谅他也无能为,又可以掩饰外人的耳目,岂不很好么?

    那惟吉原挂着一个左骁卫大将军的虚衔,太宗现在授他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