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宫闱史_第139章陽翟人田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9章陽翟人田画 (第1/2页)

    第139章 陽翟人田画

    郝随怕他翻案,亟去见敦逸道:“你可知此案来历么?恐怕救不成他们,连自己的性命也保不了。我劝你还是为自己子孙家族打算打算吧。”

    敦逸经此一吓,畏祸及身,只得昧了良心,照着原谳,复奏上去。哲宗遂下诏废孟后,令出居瑶华宫,号为华阳教主,玉清静妙仙师,法名冲真。

    其时为绍圣三年,孟冬之月,天忽转暑,阴翳四塞,雷雹交下。董敦逸自觉不安,又上书自称奉诏录囚,仓猝复命,恐致有误,得罪天下后世,请复派良吏,再核真伪,然后定谳。哲宗览毕道:“敦逸反复无常,朕实不解。”

    次日临朝,谕辅臣道:“董敦逸无状,不可更居言路。”曾布道:“陛下因宫禁重案,由近习推治,恐难凭信,故命敦逸复讯。今忽贬录问官,如何取信中外?”

    哲宗乃止嗣,亦自悔道:“章惇误我,坏我名节,因此中宫虚位,一时不闻继立。”刘婕妤以为盂后既废,自己总可册立为后,眼巴巴的盼望多时,只博得晋封一阶,升为贤妃。

    贼臣章惇,又以罗织元佑党人为事,把吕大防、刘挚、苏辙、梁焘、范纯仁,都充废岭南。韩维等三十人,一概贬官。大防年纪已老,受不起辛苦,押释到信丰,便已死了。刘挚、梁焘,均至配所,忧劳成疾而亡。

    惟范纯仁整装就道,怡然启行,僚友说他好名。范纯仁道:“我年将七十,两目失明,难道甘心远窜么?不过爱君本心,有怀未尽,若欲避好名之嫌,反恐背叛朝廷,转致罪戾了。”

    既至贬所,怡然自乐,所以还得保全。章惇又说程颐与司马光同恶相济,发往涪州,交地方官看管。蔡京等竭立附和。

    甚至说梁焘、刘挚有意谋反,非夷灭九族不可。哲宗道:“元佑党人,何至如此?”蔡京道:“他们并非没有这心。不过没有露出形迹来就是了。”

    本因梁焘、刘挚已殁,反将两人之子,贬管岭南。章惇还恐元佑党人有一天翻过身来必要报复,便无日无夜的与蔡京、郝随等一班jianian人商量永绝根株之策。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连宣仁皇后也打下来才好,但是。

    这样大的题目,总要捏造些凭据出来,遂令郝随到宫内去放谣言,说哲宗幼年时候,太皇太后屡次要加以危害。

    后来元佑年间又与司马光谋废立,现有当日太皇太后面前的亲信太监,曾经目睹,可作为凭证。章惇即启奏哲宗说:“当日宜仁皇后面前的太监,现存的只有陈衍、张士良二人。

    陈衍因犯了罪,废贬朱厓,一时不能前来。张士良现在郴州,可以立时召来。”哲宗准奏。不久张士良果然奉命到京,章惇恐他不肯附和,不令进宫见驾,令蔡京、安惇先行讯问。蔡京、安惇高坐堂上。

    在旁安设了刀锯鼎镬,装出非常严厉的模样,方传张士良上堂,大声问道:“你肯说一有字,便可复还原职。”说着,即将诰敕等件,从袖中取出,置于案上道:“立即把诰敕付你前去上任。

    倘若说一无字,又指着旁边的刀锯鼎镬道:“请你试尝这个滋味。”张士良仰天大哭道:“太皇太后不可诬,天地神只不可欺。士良宁甘受刑,不敢妄供。”蔡京、安惇百般威吓,士良抵死不从。

    蔡京等无法可施,只得奏称陈衍、张士良离间两宫,驱逐从龙内侍刘瑗等十人,有意剪除人主腹心羽翼,谋为大逆,例应处死。哲宗神志昏迷,居然批准下来。章惇、蔡京,遂擅似草诏,进呈御览,议废宣仁为庶人。

    哲宗本有不满宣仁之意,要想照议施行,又觉得心内不安,正在那里踌躇不决,却有两个宫女知道这事,念及宜仁太后在日的好处,心内不觉伤感,都走到廊外去拭泪。有个太监李成仁,从廊前经过,一眼瞧见,使问二人何事伤心,二宫女就将原委说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