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1章卖了钱来 (第2/2页)
艳娘低低的应了声“是” 后主又道:“你头上的发髻,梳得高高的,和旁人不同,是何缘故?”艳娘道:“贱妾因奉传宣,前来五凤楼奏技,所以梳得这发髻,名曰‘朝天髻’,乃是取朝见陛下之意。” 后主大喜道:“好个‘朝天髻’,朕从前曾作一曲,名为《万里朝天》,乃是说四海之内,万里之外,皆来朝见朕躬的。 你今天的发髻,又名‘朝天髻’,与朕的曲名,不谋而合,可谓具有同心了。朕意欲宣你入宫,不知你可愿意么?”艳娘道:“贱妾蒲柳之姿,荷陛下厚恩,宣召入宫,哪敢违背。惟是妾家甚贫,父母年老,赖妾养赡。 妾若入宫,父母失了依赖,必受饥寒之苦,还乞陛下开恩。”后主道:“这个容易得很,卿之父母,朕当重加赏赍,使之得以温饱便了。”当下便赐艳娘父母金钱十万。艳娘遂即谢恩。 后主又封艳娘为昭容,终日随侍御驾,十分宠爱。后宫妃嫔,见艳娘如此宠幸,不免私心羡慕,一齐学着她的装束,尽把发髻绾得高高的,希望博得圣驾临幸。这个风气一开,连宫人们也梳起朝天髻来了,真是上行下效,捷于影响。 后人读史至此,也有宫词一首,咏李艳娘梳朝天髻,宫人互相仿效道:露台灯耀舞衣妍,一搦纤腰十万钱。进御乞颁新位号,梳将高髻学朝天。 后主自得了李艳娘之后,命她与花蕊夫人一同随侍,愈加纵情酒色,恣意笙歌,把一座宣华苑点缀得花团锦簇,真是个朝朝寒食,夜夜元宵,富贵非凡,欢乐无尽。 一日,后主自觉得心中毫没兴趣,向花蕊夫人说道:“朕因日日宴饮,把肠胃也吃腻了,那宫人们的歌舞,梨园的奏曲,也觉得过于热闹,听的歌声,心内未免生烦。卿可有什么新鲜而且清静的消遣法儿么?” 花蕊夫人笑道:“天天是这般笙歌聒耳,酒rou罗列,果然很是乏味。无怪陛下嫌它陈旧可憎,便是妾等,也实在没有兴趣了。如今陛下要另觅快乐之法。妾想九曲龙池里面,莲花盛开,陛下何不驾幸龙池,赏玩一番呢?” 后主道:“赏荷一事,原是最清雅的,但花酒相连,既然赏花,必须饮酒,到得酒酣之际,没有歌舞,又觉枯寂得很,岂非仍旧不离旧套么?” 花蕊夫人道:“赏花固须开宴,妾意所有菜肴均改用新鲜之品,不用那些山珍海味,却传旨于成都的渔人,命他们将才起水的鲜鱼,轮番进御,把来或作脍,或作羹,或作汤。 那才起水的鱼,鲜味必佳,作了羹汤,既可醒酒,又能开胃,且无油腻之患。陛下再传旨御厨里面,命他们制备菜肴,须选时新的蔬果,避去油腻,惟尚清洁,这样一来,那肴馔便鲜美可口,当与往日大不相同了。 到了酒酣之际,陛下如果不喜歌舞,可命那些宫人,荡着划桨,前去采莲,在着藉花深处,红妆绿袖,齐声高唱采莲之曲,出没烟波之间,陛下倚阑而观。待她们采得莲花归来,再由陛下点视,如有奇品异种,格外颁赏。 那些宫女,闻得另有赏赍,必然踊跃从事,争先恐后了,这不是很有趣味的事情么?”后主听了花蕊夫人的言语,不禁拍手称赞道:“卿的主张,真是超群脱俗,这样安排,不但去尽陈腐。 而且清雅得很!待朕传旨出去,叫他们预备起来,”当即传出两道旨意,一道是命成都渔人,每人都要进献初出水的鲜鱼数尾。一道是命御厨房所备肴馔,屏除珍馔,均用时新蔬菜,以免油腻。这两道旨意传将出去,御厨房自然购取时新蔬菜,置备起来,他们领了管家的银钱,想着法儿去采办时新之品。 不过多费些手续,倒还容易照办。惟有那些渔人,都是穷苦异常,每日靠着打鱼,卖了钱来,作为衣食之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