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章被它惊觉逃去 (第1/2页)
第10章 被它惊觉逃去 到得后来,郑恩等人也各自去赶功立业,连一个人也没有来了,直到匡胤篡了后周,登基以后,方才宣召入宫,立为妃嫔。这是后话,将来自有交代,此时暂按不提。 却说匡胤提了包裹,潜行出门,却因自己动身没有告知家中,唯恐母亲妻子突然不见了自己,心中未免着急,便在路上写了封信,托人带往家内,安慰她们。杜氏婆媳接到匡胤来信,得知已潜往凤翔从军。 虽然十分记念,但事已如此,也就无可奈何,只得由了他去。匡胤初次出门,上路之后,哪里认得路途!往凤翔去,本该向西而行,他却匆匆的,恨不得立刻赶到,好立大功,所以决不询问,放开大步,向前直奔。 哪里知道,把方位弄错,该向西行,反倒绕道,误向南方去了。乃至知道走错了路,已经行了三日,只得鼓着勇气,将错就错,仍往前进,以碰机缘。 这日,又因贪行路程,错遇了宿站,看那天色,已是暮霭四起,一轮红日,落下西山,渐渐的黑暗起来,要想觅个宿处,留着心向四下观望,都是些旷野之地,不要说没有人家可以寄宿。 就是行路的人,也不见一个,此时正是深秋天气,时光将晚,半空里罩着薄薄的一层暮云,耳听得一阵西风,呼呼吹来,把地上的落叶卷起,飕飕的响个不停,那种凄凉景象,就是携着同伴,相偕而行,也要令人不欢。 何况匡胤独自一人,孤孤零零,遇到这般环境,心中岂有不动之理。因此把胸中满具的一腔空抱壮志,未遇明时的牢愁,提将起来。 不觉四顾茫茫,天下如此之大,竟没一个巨眼人,能够识得我的本领,可见知音难遇,古人这句话,未尝不是阅历之谈,想到这里,心内好生难受,长吁一声,仍往前进。幸亏匡胤的胆量甚为雄壮。 虽然觉得风景萧瑟,胸中不乐,但还不惧怕,但因所行的路径过于冷僻,唯恐有甚危险之事突然发生,把杆棒取将出来,拿在手中,以防万一。又恐天色晚将下来,遇不到人家可以借宿,只得不顾高低,舍命的向前狂奔。 哪里知道,放出脚力,一阵奔跑,片刻之间,居然赶了十余里路,竟被他越过一座树林,抬头一看,不觉大喜起来!未知所喜何事,且听下回分解。 ***且说匡胤贪赶路程,错过宿站,沿路行来,都是旷野地方,四下并无居人。天色又渐渐的黑暗下来,只得紧紧的赶向前去,希望前面有甚乡村小户,借宿一宵。 果然不出所料,走过一座树林,抬头一看,见有几处炊烟,在半空中袅袅不已,心中大喜道:“既有炊烟,就有人家,今晚可以免得野宿了。” 一头思想,脚下提足气力,急奔向前。到了那里,果是小小的村落,只有五、六家人家,却都把大门掩上,绝无声息。 只有一家门前,立定一个身带重孝的妇人,手中拿着铁锁,将门闭好,正要上锁。匡胤慌忙抢前几步,对那妇人深施一礼,口称“夫人请了!” 那妇人乃是村野农妇,如何懂得夫人的称呼?却对着匡胤摇一摇头,用手将身上指了一指道:“你不见我身穿孝服么!丈夫死去尚没多日,已是无夫的人了,怎么还称我夫人呢?”说着,仍旧用锁将门锁上。 匡胤听了妇人的话,知道她不懂得“夫人”的称呼,便顺着她的口吻说道:“你既没了丈夫,我就称你为无夫人罢。” 妇人道:“天色已晚,你叫我做什么呢?”匡胤道:“我是过路的人,只因多赶了几里路,把宿站错过,想借你家中住宿一夜,明日一早便行。”妇人连连摆手道:“不行!不行! 我的丈夫死了,今夜正值回煞,连我也不敢住在家内,所以锁了门,回到娘家去权宿一夜,免得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