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2章亦要好好看承 (第2/2页)
头、连理花的宫人,加以赏赐,那些采莲的宫人,也各赏宫锦一匹。 众宫人受了赏赐,一齐欢喜,叩谢而退。有一天,后主在宣华苑内,遍赐群臣宴饮,吩咐群臣,皆宜尽欢,不醉无归,群臣顿首奉命。后主乃宣艳娘,当席而舞,梨园子弟,奏乐以和。 后主到了酒酣之时,兴致勃勃,便亲自执着檀板,唱那韩琮的柳枝词道:梨园隋堤事已空,万条犹舞旧东风。何须思量千年事,唯见杨花入汉宫。后主唱得声韵嘹亮宛转异常,群臣皆捧觞上寿,争进谀词,后主大悦。 独有内侍宋光浦,见后主荒于酒色,不以国事为心,甚是忧愁。意欲进谏,遂起身斟酒,献于后主道:“陛下歌韩琮词,臣亦记得胡曾有一诗,愿歌与陛下听之。” 遂歌道:吴王恃霸弃雄才,贪向姑苏醉绿醅。不觉钱塘江上月,一宵西送越兵来。宋光浦歌得音节凄凉,恻人心肺。后主听罢,甚为不悦,正欲谴责宋光浦。 宰相李昊亦起身谏道:“宋光浦所歌之,诗婉而多讽,望陛下三思之。”后主道:“蜀中富庶,时值太平。 宋光浦所歌之诗,未免拟非其伦了。”李昊又奏道:“陛下宴乐深宫,久不预闻外事。现在宋主已平荆南,兵威所加,无不摧折。臣观宋主,不类周汉,将来必定统一海内。 为陛下计,不如遣使朝贡,免启戎机。”后主尚未应言,早有王昭远趋前奏道:“蜀道险阻,外扼三峡,宋兵焉能飞渡?陛下何必称臣入贡,自损威风呢?”未知后主依从何人之言,且听下回分解。 ***话说李昊因宋太祖平定荆南劝后主奉表纳贡,免启兵端。王昭远又说:“蜀地险阻,外扼三峡,宋兵焉能飞渡,劝后主不必称臣入贡,自损威风。” 后主听了王昭远的话,遂不从李昊朝贡之议,但是闻得宋兵平定荆南,心中也觉有些恐惧,便与群臣商议,增兵水陆,扼守要隘,以防宋兵前来侵犯。 当下又有张庭伟献议,劝后主通好北汉,夹攻汴梁。后主便从其议,修了书函,遣部校赵彦韬,赍了蜡书,由间道驰往太原。哪知赵彦韬也是个卖主求荣之徒。 他见后主荒于朝政,沉迷酒色,知道蜀中必要败亡,宋朝兵力甚盛,君明臣良,日后必能扫荡群雄,统一天下。 他久已有心降宋,现在得着这个机会,便带了蜡书,表面上说是承命往太原去,实却暗中驰至汴京,请见太祖,把后主蜡书进入太祖。太祖展书看时,见上面写道:早岁曾奉尺书,远近睿听。 丹素备陈于翰墨,欢盟已保于金兰。洎传吊伐之佳音,实动辅车之喜色。寻于褒汉,添驻师徒,只徒灵旗之济河,便遣前锋而出境。太祖看了此书,不觉笑道:“朕要伐蜀。 正恐师出无名,现在有了这封书信,便可借此兴兵了。”遂即调遣军马,命忠武军节度使王全斌,为西川行营都部署。 都指挥使刘光义、崔彦进为副。枢密副使王仁赡、枢密承旨曹彬为都监。率马步军六万人,分道入蜀。全斌等奉了旨意,入朝辞行。太祖面谕道:“卿等此行,西川可以取得么?” 全斌道:“臣等仰赖天威,秉承庙谟,誓必平蜀,方才班师。”有右厢都校史延德,踊跃奏道:“除非蜀中在于天上,人不能到,那就无策可取。 若在地上,有这样的兵力,还不能平此一隅之地么?”太祖喜道:“全仗卿等勇往直前,效力戎行。平蜀之后,所有财帛,必当分给将士。朕只欲其土地,此外并无他求。 但卿等此去,蜀主势穷力竭,必定出降,卿等须要善待,并要将其家属,无论大小男妇,一齐送入汴京。沿路之上,亦要好好看承,不得侵犯一人。朕已在汴河之滨,为蜀主治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