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0章憾留千古全书完 (第1/2页)
第230章 憾留千古(全书完) 元将阿里海涯入广西。知邕州马塈,屯兵静江,前后数十战,死亡相藉。阿里海涯遣使谕降,并以元主诏谕,授为广西大都督,马墅斩使毁书,誓不背宋。 阿里海涯督众力攻,城破之后,马塈犹率死士巷战,臂伤被获下屈被害,头已落地,尸尚奋起,逾时乃仆,兵民皆为坑死。元兵遂尽取广西诸州郡,那时文天祥尚奔走汀漳,想由江西进兵。 即从梅州出兵,克会昌,下云都,使赵时赏等,分道取吉、赣诸县,进围赣州,天祥自居兴国县,指挥调度。 广东制置使张镇孙又克复广州,张世杰奉帝昰至潮州,复远军讨蒲寿庚,传檄诸路,取邵武军,夺兴化军。淮人张德兴、傅高,又用景炎年号举民兵入黄州,下寿昌军。 四川制置副使张珏,自合州进兵,规复泸涪等州,一隅残局,大有光复的景象。其时元诸王昔里吉,叛于北平,元主调回诸将,改图北方,所以宋人乘机进兵,克复各处。 未几,伯颜即讨平了昔里吉,又命搭出、吕师夔,李恒等率步兵出大庾岭,忙兀台、唆都、蒲寿庚、刘深等率舟师下海,追赶二王。李恒引兵至兴国县,袭击天祥,天祥不意元兵忽至,与战失利,出走永丰。 守将邹凤兵溃,改趋方右岭,元兵已是追及,部将巩信、张日中等战死,余卒尽溃,天祥妻欧阳氏,二子佛生、环皆为元兵所掳,天祥几为所及,幸赵时赏坐肩舆后行,元兵问其姓名,时赏诡称姓文,追兵疑为天祥,拘之而回,天祥始得与长子道生,及杜浒、邹凤等奔循州。 李恒拿了赵时赏,令俘卒辨别,方知并非天祥,时赏不屈而死。李恒送天祥家属北上,二子病死于道中。 元将唆都救泉州,张世杰解围而去,邵武、兴化复陷。唆都取漳州,至惠州,与吕师夔会合,趋广州,张镇孙以城降元,淮西义民张德兴、傅高,亦皆败死。 四川制置副使张珏,亦于景炎三年,为元兵所获,解弓弦自缢死,诸州复失。各路宋兵尽皆败复,只有张世杰一军奉了帝昰奔至浅滩,又为刘深追及,趋避秀山,转达井澳。 忽遇狂风,将帝昰坐船掀翻海滩,连忙救起,已是半死半活,几日不能出声。张世杰因元兵追来,欲奉帝昰赴占城,陈宜中话名先往招谕,竟自一去不返。 帝昰行至碙州,遂以疾崩,年止十一岁,也算做了三年的皇帝。群臣皆要散去,陆秀夫道:“古人一城一旅,犹可中兴,现在百官有司悉具,士卒尚有数万。 度宗皇帝尚有一子,竟可嗣立。天意若不绝宋,尚可恢复。”群臣乃共立卫王昺为帝。适有黄龙现于海中,遂改元为祥兴,升碙州为翔龙县,乃由杨太妃听政。都统凌震、转运判官王道夫又克复广州。 张世杰择得广州外海的厓山,以为天险可恃,即奉帝昺驻跸于此,令士卒入山伐木,筑行宫军屋千余间,以便居住,即葬帝昰于厓山,号为端宗,进陆秀夫为左丞相。 秀夫尚日书《大学》章句,训导帝昺。文天祥收拾散兵,奉母与弟,同出海丰,至丽江浦,上表厓山,自劾兵败江西之罪,有诏加文天祥少保衔,封信国公,张世杰为越国公。 湖制置使张烈良等也起兵响应,厓山、雷琼、全永与潭州人周隆贺等十二人,亦同时举义。元主乃命张宏范为都元帅,李恒为副,再下闽广。 又促阿里海涯速平湖广。阿里海涯兼程至潭州,周隆贺等十二人不及防备皆为所害,张烈良亦战死,进掠海南。宋琼州安抚使赵与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