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6章用蜡丸封好 (第2/2页)
归,众皆称快! 还有梁方平、赵良嗣等,亦次第伏诛。朱勔后亦有诏诛死,惟高俅但削太尉官阶,竟获善终,也算侥幸了。 后人有诗咏六贼次第伏诛道:权jianian误国祸机深,开国承家戒小人。六贼诛何足道,奈何二圣远蒙尘。蔡京、童贯等,六贼虽诛,耿南仲、唐恪,并起用事。杨时在谏垣,仅九十日,即劾致仕。 种师道荐用河南尹惇,也是程门高弟,奉召进京,见朝政日非,即日乞归。其时太白、荧惑、岁星,聚于张,彗星出东北,长数丈,北扫紫微垣,扫文昌,天象如此,廷臣尚奏称为夷狄将衰之兆,不足为中国忧! 因此战略不加修,边防尚未固,反欲守三镇,逐强寇,哪里能够呢?其时金粘没喝攻太原。姚古、种师中,奉命往救。姚古复龙德府、威胜军。师中亦克复寿阳、榆次等县。 朝廷因两军得胜,屡次催促进兵。师中老成持重,不欲急进。朝廷便降诏责他逗挠不进,师中叹道:“逗挠乃兵家大戮。我自结发从戎,未尝退怯。今年已老,还肯受这个罪名么?”即挥兵径进,并约姚古等夹攻。 ?至寿阳,与金兵相遇,五战三胜,趋杀态岭,离太原百余里,静待姚古会师前进。谁知姚古失期不至,师中进军时,所有辎重,均未随行,兵士尽皆饥疲,金兵又四面围来。 师中部下,还是忍饥耐饿,上前死战,绝不退怯。自卯至巳,兵力疲极,土卒皆怨忽散去。师中仅剩亲兵百余人,力战不退,身被四创,没入阵中而亡。金兵乘胜杀至盘阿驿,与姚古兵相遇。 姚古稍战即溃,退保隆德。种师道闻弟战死,悲伤成疾,称病乞归。朝廷接得败报,耿南仲、唐恪等,又惊惶异常! 意欲抛弃三镇。李纲独持不可,钦宗遂命李纲为宣抚使,刘鞈副之,往代师道。李纲奉命而往,查得姚古后期为统制焦安节所误。 遂召焦安节,数罪正法,且奏请贬谪姚古,抚恤种师中,遂赠种师中为少师,谪姚古至广州,以解潜为置制副使代之。李纲留守河阳,练士卒,修战备,进至怀州,大造战车,誓师御敌。 令解潜屯威胜军,刘鞈屯辽州。折可求、张思正,与慕官王以宁等,屯汾州。范琼屯南北关,约三道出兵,共援太原,那耿南仲、唐恪,又忌李纲成功,重主和议。令解潜、刘鞈仍受朝廷指挥,不必遵李纲节制。徐号仁、许斡等又主张速战,催促诸将,速援太原。 刘鞈恃勇轻进,为金兵杀败退回。解潜抵南关,亦为金人所败。张思正等率兵十七万。竟至溃散,折求溃退。 子夏山、威胜、隆德、汾、晋、泽、绛的人民,均闻风惊避,渡河南奔,州县为之一空。李纲上疏言节制不专,致有此败,从此以后,应合成大军,由一路进,当有把握。 这疏方上朝旨已竟到来,召李纲回去,命种师道接任。最可笑的是宋朝宰相,不知练兵选将,备御敌人。 反想诱结亡辽书旧臣,暗中图金,以致强敌入寇,把宋朝的江山送去了一大半,原来,宋廷自肃王枢为金兵携去为质,也将金国的使臣萧仲恭、赵伦留下,不肯放回。 副使赵伦,惟恐老死中国,不得还乡,便想出一条计策,谎编馆伴使刑倞道:“金国有个耶律余睹,与我等皆是辽臣,不得已而降金的,意中却深恨金人,倘有机可乘便要恢复故国。 贵国若肯相助,我当回去联络耶律余睹,除去了斡离不、粘没喝两人。贵国可以安枕无忧,我国也可以兴灭继绝了。”刑倞信以为真,忙告知吴敏等人。 吴敏等也以为耶律余睹、萧仲恭都是辽臣,不免有亡国之恨,因此也甚相信,便与萧仲恭、赵伦商议妥当,奏明钦宗,放二人回国。另外又写了一封信,约耶律余睹做内应,用蜡丸封好,交于萧仲恭带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