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宫闱史_第54章风亭水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4章风亭水殿 (第2/2页)

遂成为当时的风尚。后人也有宫词咏此事道:红栀花种自仙岩,点缀钗梁绿鬐衔。香似宫梅兼有色,画宜团扇绣宜衫。

    后主又因蜀称锦城,不可没有点缀,乃下令国中,沿着城上,尽种芙蓉。至秋时,芙蓉盛开,沿城四十里远近,都如铺着锦绣一般,高下相映,耀目争晖。时近中秋,后主命驾,往游浣花溪,并观水嬉。

    其时蜀中,百姓富庶。又直升平之候,遇着佳节,一齐踵事增华,点缀太平景象。所以到了中秋佳节,便在浣花溪畔,濯锦江边,罗列水嬉,庆祝中秋。如今闻得后主御驾,也来观看水嬉,更加兴如颠狂,夹着江岸,皆创起锦棚绣帐,花亭月榭,以为御辇憩息之所。

    哄动了倾城妇女,都来游玩,珠光宝气,绮罗成阵,箫鼓画船,遂队而行。及至后主御辇出宫,带了无数的宫嫔女官,一个个锦衣玉貌,珠履绣袜,车水马龙,碾尘欲香,所过之处,百姓皆伏地迎接,口呼万岁,真个是风流天子,千古盛事。

    后主龙辇出城,遥看着沿城的芙蓉花,开得叠锦堆霞,一眼望去,好似红云一般,连续不断,心中大喜!

    对左右近臣说道:“自古以蜀为锦城,今日观之,真个是锦城了。”侍臣张立,见后主荒yin骄奢,久欲讲谏,现在得有机会,便作诗一首,陈于后主,意在讽谏,其诗道:四十里城花发时,锦囊高下照坤维。虽装蜀国三秋景,难入幽风七月诗。后主看了张立这诗,知道他意存讽谏。

    但只笑了一笑,也不奖励他,也不责备他,一直出城。到了江边,弃了御辇,同着花蕊夫人,宠妃张太华,与近御的宫人,登上龙舟。其余的妃嫔宫娥,俱坐着凤舸,追随着后主的龙舟,上下游行,观看水戏。

    真是珠翠罗绮,名花异香,馥郁森列,十里锦江,龙舟来去,舟中箫鼓竞奏,弦竹齐鸣,前后左右的美貌宫人,都轻启朱唇,放出娇音,唱着后主自编的《万里朝天曲》。

    那娇喉宛转,如鸾鸣树梢,怡神悦耳。两岸的百姓,连水戏都无心观看,只追逐龙舟,听唱歌曲,望着舟中,锦绣罗绮,就如神仙一般,莫不称羡!

    后人又有宫词咏道:浣花溪水滑于油,面面芙蓉映好秋。下上龙舟箫鼓引,神仙宛在锦城游。后主看罢水戏,回至宫中,仍是日日娱乐,夜夜笙歌,颠倒于宫女队里,哪里还有心情去问国事?

    每逢宴余歌后,略有闲暇,便同着花蕊夫人与张太华,将后宫的佳丽召至御前,亲自点选,拣那身材婀娜,姿容俊秀的,加封位号,输流进御,特定嫔妃位号,为十四品:计有昭仪、昭容、昭华。

    保芳、保衣、保香。安宸、安跸、安情。修容、修嫒、修涓等封号。其品秩比于公卿大夫士,每月香粉之资,皆由内监专司,谓之月头。到了支给俸金之时,后主亲自监视。

    那宫人竟有数千之多,唱名发给,每人由御床之前走将过去,亲手领取,名为支给买花钱,所以花蕊夫人有宫词咏此事道:月头支给买花钱,满殿宫人近数千。

    遇着唱名多不语,含羞走过御床前。后主最是怕热,每遇炎暑天气,便觉喘息不已,甚至夜间亦难着枕,便命韩保正征召夫役,鸠庀材料。

    在摩诃池上,建筑水晶宫殿,以为避暑之所。未知水昌宫殿,如何建筑,且听下回分解。***话说后主因天气炎热,没有避暑的地方,便传旨命韩保正征召民夫,起造水晶殿,择定地址。

    在摩诃池上,那摩诃池,本是前蜀王衍避暑的地方,总命叫作宣华苑,其中风景宜人,树木清幽,风亭水殿,曲榭回廊。

    只因年久失修,俱已倾颓。后主栽种牡丹花的地方,也就在这苑内。地址极其广大。如今要找避暑的所在,这个宣华苑最是相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