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宫闱史_第142章徽宗照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2章徽宗照准 (第2/2页)

力称扬蔡京,徽宗因此益加信任。

    蔡京因收复湟州,得晋公爵,更觉扬扬得意,又要用童贯为熙河兰湟秦风路制置使,令图西夏。群臣莫敢异议,不料乃弟枢密使蔡卞反对道:“用宦官守边疆,必误大事。”蔡京极为怀恨!

    竟诋蔡卞怀私,出知河南府。蔡卞娶妻王氏,乃王安石女,号称七夫人,知书能诗。卞入朝议政,必先受教闺中。

    僚属当嘲谑蔡卞道:“今日奉行各事,想就是床第余谈了。”及人知枢密院事,家中设宴张乐,伶人竟揭言道:“右丞今日大拜,都是夫人裙带。”

    卞明明听得,只当不知。平居出入兄门,归家时尚称兄功德。七夫人冷笑道:“你兄比你晚达,今位出你上。你反去巴结他,可羞不可羞呢?”就这一语,遂使蔡卞与兄存了芥蒂。

    两府政议,时有龃龉,至此竟为乃兄排挤出外。崇宁四年,春正月,以童贯为熙河等处经略安抚置制使。有彗星出西方,其长竞天。

    徽宗下诏求言,户部尚书刘达,劝碎蔡京所立元佑党碑,将禁铜系籍诸人,悉行放宽,以攘天变。徽宗从之,夜半遣黄门至朝堂,将元佑党碑击碎。次日,蔡京入朝,见党碑已碎,厉声问道:“是谁大胆,敢擅毁党碑,这还了得!必当启奏皇上,严加惩办。”

    未知蔡京见了徽宗,有怎样话说,且看下回分解。***却说蔡京次日上朝,见党人碑已毁,他尚不知出自上意,厉声责问何人所为?且欲奏知皇上严加惩处。帝边有个黄门,向他说道:“这个奉了皇上旨意,方才毁去的。”蔡京愤愤说道:“碑可毁,名不可灭。”

    其声郎彻殿廷。朝臣尽皆惊愕!恰值徽宗临殿,听了此言,亦觉不快!向蔡京微微的瞧了一眼,面呈怒色。这情早被赵挺之看在眼里,退朝之后,便与刘达计议,要想除去蔡京,原来,赵挺之辞右相后,深恨蔡京,每与僚友往来,必谈蔡京过恶。

    刘达与挺之最称莫逆,当言有日得志,必奏黜蔡京,所以乘彗星出现,请毁党碑。挺之又见徽宗有不悦蔡京之意,故与刘达计议。刘达道:“不趁此时进言,何日方能如愿。”

    遂上疏极陈蔡京专横,目无君父,党同伐异,陷害忠良,兴役扰民,耗捐国帑,应亟加罢黜安国定民。徽宗上奏,犹豫未决。

    嗣因司天台奏称太白,昼现应加,修省乃从刘达之议赦一切党人尽还,所徙暂罢崇览诸法,及诸州岁贡方物,并免蔡京为太乙宫使,留居京师。

    复用赵挺之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宁吴居厚为门下侍郎,刘达为中书侍郎。挺之入对,徽宗道:“朕见蔡京所为,一如卿言。卿其尽心辅朕。”挺之顿首应命。

    自是与刘达同心辅政,凡蔡京所行悖理虐民之事,稍稍改易,且劝徽宗罢兵息民。一日,徽宗临朝,谕大臣道:“朝廷不应与四夷生隙,衅端一开,生民肝脑涂地,岂是人主爱民至意。卿等如有所见,不妨直陈。”赵挺之奏道:“西夏用兵,已历数年,现在尚未告靖,不如许夏可和成,可抒边患。”

    徽宗点头道:“卿且去妥议方法,徒朕施行。”挺之退朝,对同列道:“皇上志在息兵,我等应当将顺。”同列应声称是的只有数人,其余多从旁冷笑。

    那些冷笑的人,可想而知是蔡京的羽党了。挺之乃嘱刘达草疏,请罢五路经略使,黜退陶节夫,开诚晓谕夏人。奏入,徽宗照准,徙陶节夫知洪州,遣使劝谕夏主。夏主也允应罢兵,仍修岁贡。惟蔡京为刘达所排,愤恨已极!

    必欲将刘达除去,以泄私忿。因于暗中结连郑贵妃代为关说,又托郑居中乘间乞请,蔡京竟又重新起来了。你道郑贵妃与郑居中有何权力,竟能使蔡京复相?原来,郑贵妃系开封人,父名绅,曾为外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