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宫闱史_第40章事已如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0章事已如此 (第1/2页)

    第40章 事已如此

    潞州有飞报前来,周昭义军节度使,检校太尉李筠,结连北汉兴兵,以恢复周室为名,势甚猖獗,请朝廷速发大军征剿。

    所以有旨意下来,命高怀德随同大军,进讨李筠,那李筠乃是太原人氏,历事唐晋汉三朝,多立下些战功。至周擢检校太尉,领昭义军节度使,驻节潞州。宋太祖受禅,容纳范质之言,颁诏各路藩镇边帅,加以高爵厚禄,藉事羁縻。

    诏书到潞州时,李筠正得了太祖篡周的消息,聚集部下将校,商议起兵伐宋,声罪致讨,忽报宋朝遣使,赍着诏书到来。

    李筠道:“我正要兴师致讨,他既有伪诏前来,当拒绝之。”牙将刘琼进言道:“宋主以明公周之重臣,今特遣使前来,必加封爵,宜优容回答,以观其行止,何必拒绝。”

    士彦真亦谏道:“事有缓急之分,征伐乃系大事,岂可仓猝举行,明公当厚款其使,权受诏书,然后商议进讨之策,未为晚也。”李筠见部将宾僚谏阻甚切,不得已接入使命,拜受诏书。

    使人宣诏道:“新君即位,加公中书令,仍兼检校太尉,领昭义军节度使。”李筠受诏毕,置酒款待使人。

    饮到半酣,命左右取周太祖的画像,悬于堂中,指示众将佐说道:“吾受君之厚恩,今幼主为人废止,不能力图兴复,反受爵位,异日何面目见太祖于地下!”

    说罢,涕泗交颐,悲感不已!刘琼等见李筠如此举动,不胜惶骇!即向使人掩饰道:“令公被酒致失常度,幸勿怀疑!”

    及筵席既散,使人告辞,回至汴京,复了旨意,奏明李筠席间如此行为,恐有不轨之举。太祖因欲笼络各藩镇边帅之心,不肯轻动,暂把这件事搁置起来。

    李筠送过宋使,一心要举兵恢复周室,只因潞州兵力薄弱,未敢径自起动。北汉主刘钧闻之李筠有拒绝宋朝之意,便乘此机会,令人驰蜡书约他一同起兵。李筠大喜!

    便欲即日举事,长子守节入谏道:“潞州一隅之地,能何当大梁之兵,还请父亲慎重将事,切勿暴动。”李筠怒道:“你知道什么!赵匡胤身为周室旧臣,乘着世宗晏驾,手握兵权,背恩负义,欺负孤儿寡妇。

    诈称北汉结连辽邦,举兵犯界,出兵陈桥,买嘱将士,拥戴自己。回军入汴,逼宫篡位,废了少主,幽了太后。大逆不道,我如何北面臣事于他?况且世受周室厚恩,为国讨逆,虽死无怨。”

    守节泣涑道:“父亲即欲兴师讨逆,报答周室,亦应计出万全,不可冒昧。依儿愚见,何不将北汉来书,寄至汴京,以示并无异图。宋主见我忠于他,自然放心不疑,那时乘机行事,突然出兵,使宋人措手不及,方可集事。”

    李筠答道:“此计倒也行得,我便差你赍书往汴,窥视宋朝行动,倘遇周室旧臣,心怀故主的,也可约为内应。此事极关重要,你须慎重而行。”

    守节奉了父命,立刻赍了汉蜡书,星夜赴汴,入见太祖,朝拜已毕,呈上北汉蜡书。太祖览罢,对守节道:“卿父有此忠诚,朕实嘉尚,卿在此为皇城使,朕当另遣使命,颁诏慰谕卿父。”

    守节谢恩而退。太祖乃手缮诏书,派遣使命,往潞州慰谕李筠。守节单居汴京,细心察探,见汴都甚为安靖,各路藩镇边帅也都倾心归服,并无异图,哪有机会可乘?

    忙暗中寄信至潞州,切劝其父,不可轻举妄动,宜效忠宋主,以免祸患。谁料李筠不从守节之谋,使命赍着太祖亲笔手诏,到了潞州,李筠毁诏囚使,不肯奉命。

    太祖闻得此信,亟召守节入见,面谕道:“汝父毁诏囚使,反迹已露,当今尚有何说?”守节闻谕,慌忙俯伏奏道:“臣在潞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