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宫闱史_第174章只可听之天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4章只可听之天命 (第1/2页)

    第174章 只可听之天命

    高宗也道他果有奇谋,即授为尚书右仆射。秦桧入陈妙策,乃是“南人自南,北人自北”的两句言语,便算是妙策了。高宗不禁问道:“你言‘南人归南,北人归北’。朕是北人,却归何处呢?”秦桧经此一问,方才无言可答。

    自秦桧与吕颐浩并相,桧因不能独揽大权,欲令颐浩外出,遂授意言官,对高宗说道:“昔周宣王内修外攘,以致中兴。今二相一同在内,如何对外?”

    高宗乃命颐浩治外,秦桧治内,尝临朝对群臣道:“颐浩治军旅,秦桧理庶务,两人各擅其长,正在卧薪尝胆的时候,须学文种、范蠡才好。”

    颐浩乃请高宗,移至临安,自至镇江开府,都督江淮荆浙诸军。高宗准奏,驻跸临安。秦桧独相了一年,毫无建白。起居郎王居正,参他言行不符,素餐尸位。

    吕颐浩也令御史黄龟年,参他专主和议,阻挡国家恢复大计,且植党营私,招权揽势,当即免秦桧职,且将奏章榜于朝堂,以示永不复用之意,以朱胜非为右仆射兼知枢密院事。

    朱胜非与张浚,宿有嫌隙,日言浚短。高宗乃命王似为川陕宣抚处置副使。张浚意不自安,上疏辞职。遂召浚至临安,浚奉命南旋。中丞辛炳、侍御史常同等,劾浚丧师失地,跋扈不臣请罪,遂罢浚职,居住福州。刘子羽亦安置白州。未几,吕颐浩亦为辛炳、常同所劾,罢为镇南节度使,提举洞霄宫。以赵鼎参知政事。

    刘光世为江东淮西宣抚使,屯兵池州。韩世忠为淮南东路宣抚使,屯兵镇江。王燮为荆湖制置使,屯兵鄂州。

    岳飞为江西南路制置使,屯兵江州。是时刘豫联络洞庭湖贼杨么,与李成合军,从江西趋浙。岳飞闻报,即奏请收复襄阳六郡,先逐李成,次平杨么,然后进取中原。

    朱胜非亦谓襄阳乃江浙上流,不可不取。赵鼎道:“知上流利害的,无过于岳飞。当令岳飞专任此事。”乃命岳飞兼荆南制置使。

    岳飞奉命,即日渡江,对幕僚们说道:“此行不能擒贼,誓不再渡此江。”不日到了郢州,已有刘豫部将京超拒守。

    京超有万夫不挡之勇,听说宋兵到来,披挂登城,布置守御。岳飞挥兵登城,牛皋首先跃上,大喝一声,京超出于不意,从城上倒撞下来,跌成rou饼。宋军得了郢州,进攻襄阳。李成出兵迎敌,于湘江边上,列成阵势。

    岳飞登高廋望,微笑说道:“步兵利于险阻,骑兵利于旷野,现在他将马队排于江岸,步兵排于平地,不是自相背谬么?虽有十万之众,我岂惧他!”

    遂从马上举鞭,指示王贵道:“你可领长枪步卒,挡他的马队。”又指牛皋道:“你可率骑兵,挡他的步卒。”二将奉令,分头而进。

    王贵杀入敌阵,专用长枪,刺他的马腹。马中枪即倒。骑贼纷纷落地,杀死无数,余贼逼入江内,也多半溺毙。牛皋杀人步兵队里,怒马驰骋,锐不可当,步兵不为刀枪杀死,也为马足踏死,又伤亡了无数。

    李成见不是势了,逃命要紧,哪里还顾得部下,独自一人飞马而遁。宋军又克复了襄阳。刘豫又添了兵来,连合李成余众,顿守新野。岳飞亲率偏将王万出战。

    贼兵早知岳家军的厉害,见了岳字旗帜,便纷纷逃散。岳飞与王万痛杀一阵,直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渠。又遣王贵、张宪收复了唐州、邓州及信阳军。牛皋克复了随州、襄阳,一律平定,移屯德字,军威大振。

    捷报到了临安,高宗喜道:“朕只闻得岳飞治军有法,不料他遽能破敌,成此大功。”消息传到汴京,刘豫不胜惊慌!

    忙遣人向金求救。金遣讹里朵、挞懒两人,调渤海汉军五万,往助刘豫,又因兀术深知中国地理,令为先锋。刘豫亦令子刘麟、侄刘猊率领人马,会同进兵,马队由泗攻滁,步兵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