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宫闱史_第12章致干上苍罪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章致干上苍罪谴 (第2/2页)

候的贵人,此刻可曾到来?他在那里盼望着呢?”

    众僧徒齐声埋怨道:“都是老师父不好,无缘无故,看什么天象,说是紫微星朗照本方,今天午后,必有贵人降临,命我们在此守候。我们自从吃了饭就在此坐守。

    直到此刻,天色将晚,也没有什么贵人降临。倒反有个过路穷人,硬要在寺内投宿,我们不肯答应,他便倔强起来,正在和他争闹哩!”小沙弥道:“老师父说的,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你们俗眼凡胎,哪里识得?这投宿的过客,正是贵人。

    老师父已知他现在到了本寺,命我来关照你们,好好的请他到里面去,不可怠慢着他!”众僧徒一齐诧异道:“落魄到这般样子,老师父反说他是贵人,不知贵在哪里,我们可瞧不出来,老师父既要请他进内,你就同着他往里面去罢,我们却没这闲工夫来陪侍他。”说罢这话,竟自一哄而散,不来理睬匡胤。

    那小沙弥却经师父再三吩咐了出来的,见众僧徒一齐散去,只得上前陪笑说道:“贵客休要嗔怪!

    他们多是些无知之徒,不懂接待宾客的礼节,我们师父已经知道贵客到此,在方丈室里等候许久了,命我前来奉请,望贵客一同到方丈内去罢。”匡胤早把小沙弥的话听得明明白白,料定里面的老师父必是异人。

    又见小沙弥如此客气,也就不肯怠慢,口中连连称谢,遂将适才放下的箭囊弓袋,和那包裹,一齐拿了,跟随小沙弥,径向方丈内去。不知这老师父究竟是何等样人,见了匡胤有何话说,且听下回分解。

    ***话说匡胤跟随小沙弥来到方丈处,早有一个皓首庞眉的老和尚,降阶相迎。匡胤见这和尚,癯骨清颜,衲衣锡杖,飘飘然大有出尘之概,知道他非寻常僧人可比,连忙向他拱手。老僧也慌忙答礼道:“小徒无知,冒犯贵人,尚望宽宥为幸!”

    匡胤道:“小可原想投效戎行,博取功名,因此离家远行,不料性急匆忙,走错路径,以致资斧告匮,落魄穷途,栖止无所。

    今天虽蒙上人青眼,得瞻道范,有处安身,但后顾茫茫,机会难遇,尚不知如何结局。上人无故称为贵人,未免拟非其伦。

    况且小可毫无才干,不能奋发有为,创建事业,扬名四海,只落得长途奔波,覥颜向人,哪里敢当这贵人两字?还请上人不要如此称呼,使小可听了,十分汗颜,无地容身!”

    老僧道:“此事早有定数,不过时机未至,龙困浅水,尚缺风云。一旦得了机会,自然飞黄腾达,无人能及,此时何必过谦呢?”一面说着,邀匡胤在方丈处坐下。小沙弥献上茶来。

    匡胤喝着茶,询问老僧的姓名,老僧答道:“老衲自幼出家,世事久已抛弃,迄今年逾百岁,哪里还记得俗家姓名?不过当年出家的时候,本师曾代老僧,取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义,起个法名,唤做大空,因此人家都叫老僧为大空和尚。”

    匡胤问道:“上人寿过期颐,道行高妙,必然能知过去未来之事。小可愚昧,未知将来结局如何,还求上人指示迷途,加以教诲,就是万幸了!”

    老僧道:“赤光绕室,已呈预兆。奇香不散,早有异徵。点检作天子,已有定数,后福正是不浅,结局何用忧虑呢!”匡胤见老僧竟将自己出生时的赤光异香都说了出来。

    好似目睹一般,不觉十分惊诧!只有所讲的点检作天子那句话,心内不甚明白,便追问道:“上人所说的点检,究竟是何人物?小可生性愚鲁,不能懂得隐语,还请上人明白指教,以释我疑。那就感激得很了!”

    老僧微笑道:“天机不可泄漏,日后自然明了,老僧饶舌,已经罪过了!”匡胤道:“未来之事,深恐泄漏天机,致干上苍罪谴,恰不必去谈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