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7章善战善守 (第2/2页)
料就在这个当儿,花蕊夫人便从马上直跌下来。太祖还道她急于射那异兽,用力过猛,一时之间坐不稳雕鞍,所以跌了下来。及至侍卫前来报称花蕊夫人在纷乱之际,一箭误中咽喉,已是死于马下。太祖得了此报。 这一惊好似百尺楼头,一个失足,跌下地来,连声叫苦,也顾不得皇帝的体统,飞奔至花蕊夫人尸体之旁。举目一看,只见她玉容寂寞,一枝利箭,从咽喉射响亮,直贯后颈。 太祖用力将那枝箭拔出观看,并没什么姓名记号在上,疑心是众侍卫乱射异兽,误中了花蕊夫人,那个时候,个个弯弓,人人放箭,没有法儿追究凶手。太祖好不悲伤,早已泪如雨下! 便抱住花蕊夫人的尸身,号啕大哭,口口声只说妃子之死是朕害的,若不前来打猎,安坐宫中,哪里有这样的变端呢?絮絮叨叨,一面哭泣,一面诉说,直哭得泪干声嘶还不停止。 早有光义上前劝道:“妃子之死,乃系前定。想必寿缘已满,故尔误中飞箭。死者不能复生,陛下不可过哀,还宜保重龙体,以慰天下臣民之望。”太祖经光义再三相劝,也就无可如何,只得止住了悲哀。 传旨将花蕊夫人以贵妃礼殡殓,附葬陵寝。从此,一个娇滴滴、美艳无双的花蕊夫人,就了结了,但是花蕊夫人所中的这枝冷箭,究竟是谁人放的?就上文的事揣摩起来,也应该知道这个放箭的人了。 只是未必个个人都肯细心推究,与其多费脑力,不知多费些墨水,明明白白的写了出来罢,原来光义深恨花蕊夫人,立意要把她治死,好容易随驾出外射猎,有了这个机会,却没有伤她的法儿。 正在筹思无策的当儿,忽见异兽突出,众侍卫把弓箭乱放,满场中好似箭林一般,他便心生毒计,抽出箭来,搭在弓上,假做射那异兽,却用眼光觑准了花蕊夫人,趁她将放第二枝箭的时候,心心念念,都注在异兽身上,不及躲闪,便翻转身来“飕”的一箭射去。 正中咽喉,跌下马来,倒地而死。这个时节,恰恰满场纷乱,并没一个人瞧见光义施放冷箭,所以被他遮掩过了,那太祖虽然英明,也料不到光义会干这样的事情,只疑是乱箭误伤,无从追究。 回至宫中,惟有日夕悲哀,悼惜不已!谁知太祖正在悲悼,又有一个消息传来,便把雄心提起,要去用兵了。未知有何消息传来,且听下回分解。***话说宋太祖正在追悼花蕊夫人。 忽地接得北汉主刘钧病殁,养子继恩嗣位的消息,便把哀悼花蕊夫人之意,变作了一片雄心,要乘着这个机会,削平北汉。 遂命昭化军节度使李继勋,起兵北征。继勋进军至铜锅河,连战皆捷,正要围攻太原。北汉主继恩,慌了手脚,只得遣使向辽邦乞兵,请求救援。 哪知司空郭无为,因与继恩夙有嫌隙,竟密嘱供奉官霸荣,刺死继恩,立其弟继元为北汉主,太原很是危乱。太祖得了这个探报,如何还肯放手! 一面促令李继勋进兵,一面使赍诏,谕令速降,并允许于援降之后封继元为“平卢节度使”郭无为为“邢州节度使”郭无为得了诏书,意欲出降,那继元却不肯答应。 恰巧辽主兀律,发了人马,前来救援。李继勋深恐孤军轻进寡不敌众,致遭败衄,遂收兵而回。 那北汉主继元,反结了辽兵,入寇晋、绛两州,大掠一场,满载而归。这个报告到了汴京,太祖勃然大怒道:“刘继元釜底游魂,乃敢猖獗至此。朕不发兵荡平北汉,必为天下所笑矣。” 遂即下令亲征,命光义为东京留守、大内都部署,居守汴京。太祖亲统大军,直抵太原,围困了三个月,攻打得很是猛烈,如北汉大将刘继业,善战善守,非但不能攻破太原,反伤了大将石汉卿等数员。辽主又复出兵来救。宋营得了探报,便有太常博士李光赞,力劝太祖退军回汴,再图后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