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宫闱史_第124章不必计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4章不必计较 (第2/2页)

欢喜!疾忙伸纸磨累,谱了《醉蓬莱》一阕,暗暗切着中秋晴霁,老人星现,国脉绵长的意思,令内侍献于仁宗,其词道:渐亭皋叶下,陇首云飞,素秋新霁。华阕中天,锁葱葱佳气。

    嫩菊黄深,拒霜红浅,近宝阶香砌。玉宇无尘,金茎有露,碧天如洗,正值升平,万机多暇,夜色澄鲜,漏声迢递。南极星中,有老人呈瑞此际,宸游凤辈何处?度管弦声脆,太液波翻,披香帘卷,月明风细。

    柳永谱了这词,献于仁宗,以为富丽堂皇,切时切景,又寓着颂扬之意,必定大加奖赏,可以升官进爵的了。哪知仁宗看了那词,见头一个便是渐字,心下已是不悦!读至“宸游凤辈何处”

    又与从前御制揽真宗的词相同,更加惨然不乐!又读到“太液波翻”便道:“何不用‘波澄’二字,可见柳永是个反复无常之人了。”说着。

    就把这个词,投于地上,不去观看,内侍们见圣心不悦,也就不敢多言,后来仁宗又把柳水沟通内侍,进献词曲的情由打听出来,更加鄙薄他的为人,遂以无行罢黜,不再起用。柳永以词曲罢免,却有个宋祁,偏以词曲见赏于仁宗,很得宠幸。

    那宋祁,宋子京,本是安州安陆人,后来徙居开封府之雍邱,与兄宋郊,天圣年间,同举进士,礼部奏宋祁为第一名,宋郊名列第三。时刘太后临朝称制,说道:“宋郊乃宋祁之兄,不可以弟先兄。”

    遂命以宋郊为第一。宋郊后改名为庠,累仕参知政事,同平章事,充枢密使,封莒国公。宋祁才情倜傥,雅擅歌词,赏于春日谱《玉楼春》词道:东城渐觉风光好,邹縠波纹迎客耀。

    缘杨烟外晓云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这首词儿,传诵都下,人皆称宋祁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

    仁宗也深赏其词之妙,常常召入禁中,甚加优待。其时因边疆平静,在庆历八年,元宵这天,仁宗以中外臣民,逢着承平时节预先下旨,元宵令节,大张灯彩。这道旨意一下,汴京城内,谁敢不遵。官宦人家是不必说了,或札鳌山。

    或列祥兽,便是庶民人家,也在门前,悬了各色的异样灯景,真是个家家大张宴会,户户尽到珠玑,银花火树笙,箫鼓乐喧声聒耳,锦锈盈胖。这夜金吾不禁,与民同乐,那汴京的繁台街,人山人海,满路拥挤,不能通行。

    恰巧街西有几乘绣幰,如飞而来。街东有一位官员,坐轿而行。两下走得相近,被看灯的人四下一挤,不偏不倚,碰在一处。未知两下都是何人,且听下回分解。***话说元宵佳节,京城内大张灯绿。

    那条繁台街,正在城之中心,平时也异常繁盛,何况元宵这夜,全城的百姓和中外人士,以及红男绿妇,老人幼童,都到这条街上来看灯,早已拥挤得水泄不通。

    恰巧有几乘绣幰,坐的都是内家宫女,奉命往八大王俨邸中回来,由此经过。对面又来了一顶轿子,内中坐的是翰林学士承旨宋祁,喝道而来。

    虽然两下都有侍从开路,那看灯的人,过分多人,哪里让得开来,那绣幰好容易从人丛中挤将过来,恰巧宋祁的轿子也到了,忽地被众人四下一挤,那轿子和一乘绣幰,碰了一下,幸亏碰得不重,并无损伤,那坐在绣幰中的宫人,已是吃了一惊。

    就有两个小内监喝道:“是个什么官儿,敢这样无礼,惊动咱们。”宋祁的从人忙打招呼道:“对不起得很!

    是宋学士侍宴回来,被看灯的人逼迫过甚以致如此,并非有意,尚请原谅。”小内监还要发作,那绣幰内坐的美人,早已伸了纤纤玉手,褰起帘帏,露出粉脸,向宋祁望了一眼,微微一笑道:“是小宋么?他们出于无心,不必计较,快复旨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