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宫闱史_第92章嗣宗丕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2章嗣宗丕基 (第1/2页)

    第92章 嗣宗丕基

    光义便问为什么要迁都长安?太祖道:“汴梁地居四塞,无险可守,徙居关中,倚山带河,裁汰冗兵尽复周汉之旧,方才可以长治久安,一劳永逸。”光义道:“在德不在险,何必定要迁都呢?”

    太祖叹息道:“你也如此拘执,无怪群臣了。今日依从你们,恐不出百年,天下民力,已尽疲了。”

    遂怅然启驾返汴,过了一晌,又因北汉未平,定议北伐,命侍卫都指挥党进,宣徽北院使潘美,与杨光美、朱光进、米文义等,率兵北伐,分路进攻。党进等奉了诏命。遂即进兵,连败北汉兵将。

    正要进逼太原,忽接汴京急报,太祖病重,促令班师。党进等奉命回朝,方知太祖自西京返驾,已是圣躬不豫,回汴后医治痊愈,便随处游幸。一日偶幸晋王光义邸第,宴饮甚欢,及至回宫,旧病复发,自此卧床不起,一切政务,悉委光义代理。

    这日,天色傍晚,大雪纷飞,光义因政事羁身,进宫略迟,忽由内侍宣召,命光义立刻入宫。

    光义飞驰而入,见太祖喘急异常,对定光义,睁着眼睛,说不出话来,未几又瞧着外面。光义见了这般样子,恐有什么言语嘱咐。便命左右内侍,一齐退出,独自一人听候谕旨。

    内侍等退出寝门,远远的立在外面,只听得太祖和光义讲话,若断若续,语音过低,一个字也听不清楚。过不到片刻工夫,只见烛影摇晃。

    或明或暗,仿佛光义的影儿,连连在窗上晃摇,遂听得柱斧戳地,其音甚巨,接连着便闻太祖现出很惨切的声音道:“汝好自为之…”这一声叫过以后,光义即步出寝门,传呼内侍,速请皇后、皇子等到来,内侍奉命而去。

    不一会,陆续到来,趋近御榻,揭帐而视,不看犹可,一看之下,皇后、皇子齐声大哭,原来,太祖已僵卧御榻,归天去了。这烛影斧声的疑案,究竟真相如何?我也不敢凭空武断,历考稗史,也是议论不一。

    或说太祖生一背疽十分痛苦,光义入视见一女鬼,用手抚太祖之背。光义吃了一惊,亟举柱斧,向鬼劈去,那斧反劈在太祖背疽之上,太祖一痛而绝。

    或说光义屏去左右,有心谋弑太祖,所以太祖很惨切的呼道:“汝好,自为之…”这五个字,并不是叫光义好好去做。乃是瞥眼见光义谋害自己,因此惨呼这声“汝好”二字,应该作一句“自为之”三字又是一句。

    意思是说你好得很,竟自己亲手做这样弑君的事情,只因病中说话不能圆转如意,内侍们听得好似吩咐光义好好的自己去做一般,至太祖究竟如何致死,我却不敢乱下断语。

    宋史太祖本纪,抱定为尊者讳的宗旨,把烛影斧声,一切传闻,尽都屏去,一概不录,只说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就完了。

    闲话休絮,且说皇后宋氏,与皇子德昭、德芳抚床大哭,就是光义,亦十分哀伤,内侍王继恩入劝宋后,且言先帝奉诏宪太后遗命,传位晋王。金匮密旨,可以按验,现在应请晋王嗣位,然后治丧。

    宋后闻言,愈加哀伤号哭不已,光义见了,只得也上前劝慰。宋后涕泣告道:“我母子性命,托付官家了。”光义道:“当其保富贵,请毋过虑!”原来,皇子德芳,系宋后所出。

    宋后欲请立为太子,因太祖孝友性成,遵守昭宪太后金匮遗命,所以宋后无法可施,此时太祖既崩,大权尽在光义掌握,知道争也无益,只得忍悲含泪,低头相嘱。

    光义也乐得应承,敷衍目前。次日光义即皇帝位,号为太宗,大赦改元,即以本年为太平兴国元年,号宋后为开宝皇后,授弟光美为开封尹,进封齐王。光美因避主讳,改名廷美。封兄子德昭为武功郡王,德芳为兴元尹,同平章事。

    所有太祖、廷美子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