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宫闱史_第97章所有群臣奏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7章所有群臣奏疏 (第1/2页)

    第97章 所有群臣奏疏

    杨业顿首谢恩,太宗敕赐橐装,令其即日赴任。杨业辞驾而出,率子延玉、延昭,星夜前往代州。延昭即延朗,随父降宋,授职供奉官,改名延昭。杨业尝说此子类我,因此屡次出兵,必令相随。既抵代州,适值天寒地冻,杨业修缮城池绝不懈怠。

    转眼之间,腊尽春回,又是太平兴国五年,辽邦乘着天气和暖,塞草已茁,又复大举入寇。由耶律沙、耶律斜轸等,领兵十万,径趋雁门。雁门在代州北面,乃是最紧要的关隘,雁门有失,代州亦不能守。

    杨业得了辽兵大至的探报,便对延玉、延昭道:“辽兵号称十万,我军仅有一二万人,就是以一当十,也难获胜,只可用智,不可力敌,先要杀个下马威,命他知道厉害,方才不可轻视我军。”

    延昭道:“儿意欲从间道出兵,袭击辽兵后路,出其不意,必可获胜。”杨业道:“此言正合我意,人马不必过多,只要夤夜掩击,令他自相惊溃,便可制胜。”

    当下议定,便挑精兵数千,由雁门西口西陉关出去,绕至雁门北口,正值更鼓沉沉,星斗黯黯,遥见雁门关下,黑压压的扎下数座大营,便命延玉率兵三千人,从左杀入。

    延昭带兵三千人,从右杀人。杨业自领健卒百骑,独踹辽兵中营,三支人马,衔枚疾驰,到了辽营,一声呐喊,冲杀进去。耶律沙、耶律斜轸等,只防关内兵马前来袭营,不料宋军忽从营后杀来,惊疑飞将军从天而下。

    大家吓得东躲西逃,哪里有心抵敌?中营里面,有一辽邦驸马,官居侍中节度使,名唤萧咄李,素称骁勇。

    见宋军冲入营来,便持着利斧,上前厮杀,大喝:“俺萧咄李在此,谁敢前来送死。”恰巧杨业一马驰到,两人战在一处。萧咄李哪里是杨业的对手,战不数合,只听得杨业大喊一声,如半空中起了一个暴雷。萧咄李吃了一惊。

    手中的斧,慢了一慢,已被杨业兜头一刀,挥于马下。辽兵见萧咄李阵亡,吓得魂胆俱丧,抱头乱窜,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耶律沙、耶律斜轸见部兵溃散,不可收拾,也只得逃命而去。

    杨业父子追赶一阵,便整军入雁门关,检点带去的兵马,只伤了数十个人,当即休息一日,驰回代州,露布奏捷。辽人经此一场挫折,从此皆称杨业为“杨无敌”望见了杨字旗号,即便惊哗,不敢迎战了。

    辽主贤闻得大军败回,不胜忿怒!竟亲自督军,大举侵宋,命耶律休哥为先行,入寇瓦桥关。

    守关将士,闻得辽兵两次败退。料他没甚伎俩,竟自开关迎战,面水列阵。耶律休哥率领精骑,渡水南来。宋将欺他兵少,并不截击,待到辽兵渡过岸来,始与交锋,那休哥的部下,都是曾经百练的劲卒。

    宋军如何抵敌得住?被他杀得大败而逃,连关门都不能守,一哄逃走,奔入莫州。休哥直追至莫州城下,紧紧围住,尽力攻打。

    败耗到了汴京,太宗又下诏亲征,调齐了兵将,向北进发,途中又接到官军连次败绩的消息,连忙背道前进,行至大名。辽主闻得宋主御驾亲征,料知兵势其盛,恐难抵御,便率兵退去。

    太宗闻报辽兵已退,乃令曹翰部署诸将,自回汴京。过了数日,又欲兴师伐辽,廷臣皆迎合上意,奏称应速取幽蓟,恢复故土。独左拾遗张齐贤,上书谏阻,其言甚为剀切。

    这张齐贤乃是曹州人氏,为人饶有智略,颇具胆识。太祖巡幸洛阳,曾以布衣上书。条陈十事已有四事称旨,尚有六条,未合太祖之意。

    齐贤坚执以为可行,太祖发怒!命武士将他牵出,等到回至汴京,便对太宗说道:“朕这次巡幸西京得一张齐贤,日后可为汝之辅相,慎勿忘怀!”

    太宗谨记此言。太平兴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