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宫闱史_第141章如何可以推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1章如何可以推诿 (第1/2页)

    第141章 如何可以推诿

    此时既为辅臣,故态重萌,仍以绍述为事。任伯雨欲上疏参劾,为曾布所闻,即徙伯雨为度吏员外郎。

    尚书右丞范纯礼,沉毅刚直。为布所惮,遂挑唆驸马都尉王说,进谗于徽宗之前,说纯礼当款宴辽使的时候,屡斥御名,见笑辽使,无人臣礼,遂出纯礼知顺昌府。又罢左司谏江公望及权给事中陈瑾。

    连李清臣也为曾布所嫌,罢去门下侍郎。朝政复变,绍述风行,又引出一个大jianian臣来紊乱朝纲了。便是前翰林学士承旨蔡京。

    自徙至杭州,亲友都替他惋惜,他却毫不介意,暗中却走了太监童贯的门路,那童贯素性jianian狡,善于揣度人主的意思,不用开口,便能迎合上意。因此徽宗大为信任,派他到江浙一带,采办书画及奇巧玩物。

    童贯到了杭州,蔡京日夜陪伴着游玩名胜。两人的性情甚为相投。蔡京又知徽宗性好书画,便卖弄本领,刻意加工,画了许多屏障扇带,贿嘱童贯,带京呈进。

    贯便应他代为揄扬,时常将蔡京手笔寄呈入宫,并密表蔡京才堪大用,不应置于闲地。徽宗已是有意用他,不过尚未发表。蔡京又听说道等司徐知常,时时进宫替元符皇后书符治病。

    蔡京素来与他交好,遂托他带进许多东西,送于宦官宫妾,每件上都写了自己的名字,所以宫里的人没有一个不知道蔡京的,提起来总是夸奖得天上少有,地下无双。

    徽宗便道他真有过人之才,遂下诏起蔡京知定州,改任大名府。适值曾布与韩忠彦有嫌,欲引蔡京自助,荐为翰林学士承旨。

    蔡京入都就职,欲望甚奢,意思要将韩、曾二相,一并罢斥,方好专政,那韩忠彦乃韩琦之子,蔡京因嘱起居郎邓洵武,乘间向徽宗道:“陛下乃神宗子,忠彦乃韩琦子。

    神宗变法利民,韩琦竭力反对。今忠彦为相,改变神宗法度,是忠彦身为人臣,尚能绍述父志。陛下身为天子,反不能绍述先帝之志了。”徽宗不觉动容,洵武又接言道:“陛下欲继父志,非用蔡京不可。”徽宗道:“朕知道了。”

    洵武退后,又画一爱莫能助之图以献,图中分左右两表,左表列元丰旧臣,以蔡京为首,下列不过五六人,右表列元佑旧臣,将满朝辅相、公卿、百执事,尽行载入,约有五六十人之多。

    微宗看了,以为元佑党众,元丰党少,遂疑元佑诸人,朋比为jianian,有意欲用蔡京。次日取图与曾布观看,却把蔡京的名字,用白纸盖住,叫曾布猜是何人。

    曾布想不到是蔡京,又不敢乱说,只得请徽宗留白指示。徽宗揭开白纸道:“就是此人,洵武以为非相他不可。朕知此事,与卿意见不合,所以不与你看。”

    曾布道:“洵武意见,既与臣不合,臣未便与闻。”说毕辞出。明日,徽宗又与温益观看,温益一力请用蔡京,且请将右列所有反对之人,一概除去,以免制肘。

    徽宗遂决意重用蔡京,且因京入内陈言,力请绍述,下诏改元崇宁,表示前崇熙宁之意,擢邓洵武为中书舍人、给事中,兼职侍讲,复蔡卞、邢恕、吕嘉问、安惇、蹇序宸官。

    崇宁元年五月,贬尚书左仆射韩忠彦知大名府,追夺司马光等四十四人官阶,籍元佑、元符党人,不得再与差遣。又诏司马光等子弟,毋得官京师。进许将为门下侍郎,蔡京为尚书左丞,杨挺之为尚书右丞。

    自韩忠彦去位,曾布当国,力主绍述,因此熙丰邪党陆续进用。蔡京亦由布引入,京本与布有隙,反而日夜图布,布亦有些觉得。无如蔡京已深得主眷,一是无法可施,只得虚与委婉。蔡京既任尚书左丞,已居辅政地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