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章入乡随俗 (第1/2页)
第16章 入乡随俗 高总全名高灿,他们家是沈阳本地人,他的父亲却在北京炒房炒了快三十年了,家中殷实无比,他一出生就如含了一把金钥匙,衣食无缺,财银取之不尽。 当他面带笑容淡定地说着自己的家底,那骨子里的优越感虽被他刻意压制,却还是于他只字片语中能感觉得到。我心里有些不是滋味:这社会还真是同人不同命啊!高灿家里既如此富裕,且还是做房地产的,怎么现在却想介入餐饮行业? 我很是诧异,于是向他提出这个疑问,原来他们的家庭传统是读了中学后不管成绩好坏就必须出身社会体验生活,高灿是十六岁就在他父亲的企业里打工。 当他父亲觉得时机成熟,在高灿二十岁的时候,就出了四十万代理了一个当时佛山的一个名气不大的地砖品牌,做了华北的总代理。 然后由高灿独自去cao作这个项目。经过高灿的几年打拼,现在这个地砖品牌在华北地区已经有了一定的市场占有率,生意趋于稳定。 但现在地砖市场竞争越来越大,公司发展也相当于进入了一个瓶颈,很难再有所突破,几乎只能按部就班的运作。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对于他来说,仿佛失去了挑战性。于是将企业交给心腹来全权打理,而自己重新寻找一个创业项目。 他很早以前就打算在沈阳老家这边发展餐饮业,经过这几个月一系列的市场调研与可行性分析最终选定我们DZ的品牌。他的野心很大,当他说出心中的目标时,我肃然起敬之后又深觉不以为然。 他的原话是这样:“十年以内,我要凭借DZ这个品牌,成为辽宁省的餐饮皇帝!”想法很好,但在现今这个社会,要做到一个行业的NO1,恐怕不是有激情就行的。 在我心目里,东北人一般都是比较豪爽,有些大大咧咧不拘小节,而高灿和他的家族却不怎么感觉像土生土长的东北人,而更为接近南方人,特别是在教育问题上,完全就是温州人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而且高灿年少得志,却一点也不安于现状,虽然锋芒毕露得有些过头,但有想法肯定比没想法的人强。 他的优势的确很强:年轻、多金、有能力、有思想!或许,十年之内,他能成为辽宁很有名气的餐饮巨头,但“皇帝”?难!一时间,在车里,我坐在副驾驶位上,听着他意气风发的规划,鼻中嗅着他所喷淡淡男士香水味道,不时出言夸赞拜服几句。 他是一个颇富魅力的年轻人,我在折服之余,心里也是如打翻了五味瓶。不仅是因为我们年龄如此接近,却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也是因为他岁小而努力,已取得不菲的事业成绩,如此优越的条件,仍是不安现状敢于打拼。 而我如此窘迫,却是后知后觉,一年之前才知发愤图强,如今仍是两手空空…我知道自己不应该有这样的情绪,不应该有如此浅薄的攀比心理,心中却是压抑不住,那又羡又妒、微感自卑的不良情绪让我很是难受。 半个小时后,我们到达了高灿提前为我预订好的酒店。这是我生平第一次下榻五星级的大酒店,当貌美如花、婀娜高挑的迎宾小姐为我们开门,彬彬有礼地低头问好之时,我竟有种不敢正眼相视的自卑感觉。 那宽阔,甚至有些显得空旷大厅的金碧辉煌,各种高档名贵艺术装饰品的琳琅满目,还有与室外完全犹如两个世界的温度气息,都让我有一种身在梦境般的感觉。 身在其中,却是感到周围的一切好像都不真实。几分钟后,我们乘电梯来到十五楼的房间,虽然是标间,但五星级的标间完全并非一般酒店或宾馆,那一、两百的房间可比拟,那环境,那地毯,那各种用具都衬托着住在这里宾客身份的尊贵! 高灿让我先休息两个小时,一会晚饭时间再来接我出去用餐。他走后,我一下子扑到柔软的大床上,任床垫把我上上下下地弹动了几次,去感受它给我带来的舒适感觉,然后起得身来,左看看右瞧瞧,完全犹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什么都感新鲜。 很可悲是吗?突然电话响起,接起电话,原来是若诗来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