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8章像凿开了水渠 (第2/2页)
,直取吕一航肩头,这一剑“有凤来仪”真如一只华美绮丽的凤凰鸣啸而来! 吕一航侧身,想要平举起剑,在半途中截住这招,程秋籁却不给他抵挡的机会,木剑在半途中变换了路子,登即转成一招“白云出岫”斩向他的左肋。吕一航躲闪不及,只得将右臂绕过头顶,以一个怪异的姿势斜着挡开。 这不是哪本剑谱里的招式,只是本能的反应罢了,所以全然不符剑理。吕一航右脚向后垫了一小步,才勉强保持躯干重心不失,却没能完全化开程秋籁的剑气,握剑之手隐隐发颤,好激烈的气劲! 倘若这样的斩击多来几回,他连剑都握不稳了。华山派注重内外兼修,既修炼气,又修炼剑。唯有气剑贯通,方为华山派之正宗。 往日所见的华山剑不带一丝一毫真气,充其量只是隐去鳞爪的残缺品,直到现时,吕一航才领教到了它的全部威力。 到底是名门正派,每一招都是数百年来千锤百炼的绝技。程秋籁接连使出的三剑,衔接得严丝合缝,密不透风,虽然剑速极快,真气却浑然不散,如一条轻快活泼的山溪。 在崖壁间百转千折,兀自不改其湍急。纵使是同样的剑招,但所运的内功不同,显现在外的特质也会有别。 程秋籁的剑势流丽灵动,变化自如,与华山派质朴古拙的风格截然相反,不消说,自是内功的差异。吕一航心中一凛,他早就听闻过秋籁所修习的功法… “这就是“水仙cao””相传,伯牙学琴于成连,三年不成。成连领他去东海拜访其师方子春,却没见着面。伯牙听着海水汩没,林岫杳冥,喟然长叹:“先生移我情哉!” 乃作《水仙cao》,成为了名动天下的大琴师。学琴的后生若想登堂入室“移情”是不可或缺的基本功,如果懂得移情。 就能于心中化出万象回薄,云雨纠纷,自成一方小天地。古人把移情之法用到了锻炼内力上,以真气为琴弦,以五内为琴身,以时令为音律,以造化为琴曲,在体内摹仿出江流潮涌,云蒸雨泄的自然变幻。这套内功遂以伯牙曲为名,唤作“水仙cao” 如今琴道衰微,古调不传,世上晓解水仙cao诀窍的人决计不超过十个,要论功力精深,华山派的“太虚琴仙”邢复韶定可抡元。他别出心裁,将这琴师专用的内功施于剑法,如此妙手巧思,识者莫不叹服。 “举世皆知老邢琴剑双绝,殊不知他使琴就是使剑,使剑就是使琴。今人不通律吕,连门道都看不出来,这就是所谓“知音难觅”吧。” 吕一航曾听爷爷惋惜地慨叹道。今日,他居然在邢复韶的关门弟子手上,见到了如假包换的和音中律之剑。水仙cao后继有人! 吕一航心中一凛,决心也要用出真本事,他巧施气劲,用自己的剑身缠上了程秋籁的剑身。程秋籁抽开剑,想摆脱其束缚。 吕一航的剑却保持同样的速度和力道,如水蛭一般黏连上去。程秋籁往哪里施展招式,吕一航也向着同样的方向运剑,如此反复了几个来回,两人的剑好像被糨糊粘住,紧紧连在一起。 但要是看得仔细一点,吕一航正用剑尖不断画出微小的圆弧,将程秋籁的凌厉剑势往边上导引。 程秋籁感到自己水仙cao的真气消散于无形之中,想用力都无从用起,在太极中,这种靠圆弧卸力的技巧被称为“乱环”吕一航将“引进落空”的太极诀窍用在剑上,就像凿开了一道水渠,程秋籁的真气如一条溪流,顺着水渠泄得干干净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