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自恋总比自卑好 (第5/18页)
车的那一刻,她以一贯的温柔对他说: “掉完眼泪之后,记得把自尊找回来。” 她没他想象中的那么笨。 女孩们,柔不等于顺! 我在想,女人,常身陷于感情的恶性循环之中,或无法自拔于其实可以跳出的陷阶的原因,除了缺乏勇气之外,是不是因为,从小根本没有人教我们,我们可以拒绝? 身为女人,从小被报导的,多半是“柔顺”与“接受” 你有没有和我同样的经验?小时候,哥哥弟弟可以很皮地在外头混,跑来跑去。但是我不行,因为“一点都不像女孩子”怎样才像女孩子?文静,端庄,温柔,爸妈说一是一,意见不要太多。 男生只要不在外打架,有个性点没关系,女生则连顶嘴都是大忌。 父母怕男生太乖,女生太不乖,会告诉女生说:“你这种个性,将来会吃足苦头的。” 整个社会教女人要百依百顺。 没有棱角的女人,也许会让她周遭的人觉得比较舒适,但是百依百顺、不会拒绝的女人,自己的人生未必会过得如意。百依百顺的女人,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他人的疼惜之上。可万一,他人并不疼惜呢? 恐怕她们也不能拒绝一生沉沦。 有几天打开报纸,不断看到令人触目惊心的消息,让我思考到爱与拒绝的关系。 据“励馨基金会”统计,在台湾孩子所受的性侵犯,一天就有八千多个例子,其中长期受害的女生占绝大多数。令人质疑“人性”的是,所有的加害者中,陌生人只占一成,其余九成竟然都是熟人,有高达四成七的加害者,和受虐儿童有血缘关系。 从这个报告看来,家长与其教女孩子“不要轻易跟陌生人说话”不如教她们“如果有人想伤害你,你应该拒绝,想办法逃开,尽管他们是你的长辈,你也一定要拒绝” 别再用“囝崽人有耳无嘴”来教育孩子,尤其是女孩子。也许你也知道这个故事:有个女孩在十五岁时,父亲就对她进行性侵害,连续五年之久。她jiejie十四岁自杀,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只是她们的反应不太相同,jiejie想死,她很麻木。长大后,她不敢穿裙子,她不再相信“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只希望有一场车祸把没良心的爸爸带走。 这个女孩子已经长大了,她仍在诅咒,却也仍不知,该不该反击。逆来顺受的她说,这件事她不想追究了,但她觉得自己不够资格快乐。 还有一个女孩,她所受的性侵犯来自父亲的好友,大人用“温柔”而非暴力的方式伤害她,她不知怎么拒绝,久而久之把这个侵害视为生活的一部分。长大之后,她害怕跟任何男孩子有亲密关系,只要她的生理一有反应,她就深深地自责。自责,远超过她对于侵略者的责备。 也有一个母亲,发现先生强暴他前妻的女儿,也猥亵自己生的三岁女儿,她向公婆反映这件事,公婆竟然要她牺牲孙女,保护儿子。后来,她控诉自己的丈夫强jianian未成年少女,开庭审判时,男性法官问案,经常暗示她,是不是太太性方面有问题,丈夫才会把兴趣转移到孩子身上。 这些真实案例曲折离奇,匪夷所思。遭受侵犯的受害者,自责重于一切,仍不敢责备“坏人”他们不敢说出来,怕大人觉得这个小孩有问题。而不想姑息养jianian的女人,面对的却是整个社会以近似极权的态度在姑息养jianian! 受害者都为了“顾及家庭和谐”而不敢抗拒大人的权威,只能躲在黑暗中默默哭泣。 我们不该再教下一代的女孩“顺从为先”了。 应该先教她们学会判断大人的行为对不对。柔顺不会保证女孩会获得幸福,有原则。懂得拒绝才会让她生活在阳光下。 温柔和顺从是两回事。概念上,我们应该彻底分清楚。 千万不要因为男人喜欢“温柔”的女人(没错,哪一个男人不喜欢顺从的女人?)而把自己变成顺从的女人。 有一段话值得所有的女人铭记在心: 如果有一件事,会腐蚀你对自我的尊重,那么千万不要以为,它会在其他方面为你带来好处。 MarcusAurelins 谈恋爱时,女人常常会愿意放弃自尊去配合爱情。 我发现,不管爱情有没有结果,被放弃过的自尊,被扭曲的原则,都会变成阴影与梦露。委曲求全来谈恋爱,得到的绝不是快乐,只有伤害。 回过头看看我们谈过的恋爱。美丽的回忆和不好的回忆,通常只有一个判断标准,那就是:如果你没有为了爱而牺牲你的人格与原则,如果你的爱人是个懂得尊重你的人,那就是一段“只要曾经拥有也美丽”的回忆。 那些踩践你自尊。扭曲你人格、强迫你屈从、虐待你身心的爱人,往往成为“就是他死了发讣闻给你,你都不会去吊唁”的人,一想起来痛心疾首,恨的多半还是自己。 为了爱情“大节不逾闲,小节出入可也”绝对不要说,为了你,我什么都可以改变。 爱不能改变一个人的本性。 台北地方法院的一位法官曾承办一个案子。一对男女同居多年,男人常殴打女人,女人也老是忍耐,挨打到订婚后没改善。结婚前几天,男人又因细故打伤了女人,女人一气之下不结婚,男方还可以写下保证书,保证不再打女人,否则“任凭处置”结婚后当然还是打,女方只好以“不堪同居之虐”等为由,一状告到法院。 天底下以为爱情和婚姻可以改变另一半的女人真是不少。我并不认为“凡事忍耐”是“爱的真谛” 爱是小事可以协调,人格不能受损,身体当然不能受伤。身处拳打脚踢的女人,常宁以自杀遁走,或以“怕我走了他会对我不利”的借口继续留下来,竟不敢对抗暴力,拒绝这个男人的施暴。这是姑息养jianian。 爱一个人,不代表你必须忍耐他的恶行。 你不必讨好虐待你的人,不管他是谁,你应该拒绝!我们的社会公理应该这样告诉女孩子们。 我们可以丢得起金钱、爱人,但我们最不该丢掉的是人格的尊严。对一个没良心的人付出爱,不如认养一条流狼狗! 看过今年奥斯卡的最佳影片《英伦情人》,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幕? 几个女胜朋友的意见和我差不多。漂亮的镜头很多,精彩的片段也不少,但其中最令人感兴趣的,是男主角躺在浴缸中为女主角缝衣服的那一幕。 那件衣服,是在他激情难耐时撕破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