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章铺得慢撤得快 (第2/2页)
南略微偏东地一路游来,慢得如同病牛拉车,只差没有“吱吱扭扭”的声响。 刚到大道观的头顶,这块脏得像尿布样样的云彩说啥也不肯再迈动半步,黑白不说卸下一通碗口大的冰坨坨,正在场院里习演“青萍剑”的八个道童,被砸得脑浆迸裂,绝气身亡。 云彩肚里空了,脚步也利落起来,拧腰转身一路逍遥直奔正南而去。天上无风无雨,冰坨坨落得邪性,后来,城里有人传出话,说是观主与城北小山庙的一位女居士有染,常在静地鼓捣不干净的rou事,因而招致上天的惩罚。 人们可怜八个小道童的性命,气恼那对狗男女的龌龊,更有怒火难平的好事者不管传言真假,将二人逮住绑在一处,又在身上坠了石头“扑通”一声甩进城北那个三丈深的死水塘。 从此,城里人再也不敢去观里,好像那通没头没脑的冰坨坨还在脑勺子上游窜寒气,直到去年惊蛰,在山西大同教书的欧阳先生流落到此,观里才算有了一丝丝活气。 欧阳先生肚里究竟有多少锦绣,人们并不晓得,只是好多人见过他一手的好字画,听他念过不带鼻音的极为好听的诗文,至于天文地理、阴阳八卦,估摸着更是手拿把攥。 起初,人们怀疑他在原籍犯了杀剐的糟事命案,躲到观里安身,后来见他笑微微的样样不像恶人,也就不再偏想他咬牙瞪眼拿着攮子杀人的景致。 在定州城,欧阳先生只佩服两个人。一是花五魁,一是花五魁的拜把哥哥胡大套。欧阳先生喜欢听戏,和花五魁有过多次深谈,每次都是他抢着去秧歌班,要么拎上一瓶松醪跟花五魁喝个瓶见底,要么在十字街回民杨家糕点铺买上二斤蜜果子让花瓣儿解馋。 至于胡大套,他总是听花五魁夸盟兄的为人,又加之胡大套开的拳厂遍布全城,差不多十七八岁的狼荡小子都受过他一拳半腿的指点,也算是心仪已久,只是一直没机会见面。欧阳先生吩咐厨子备上一桌酒菜,又转到灶间找食盒。 花五魁眼看着他忙里忙外,不由被他的侠义感动。***众人将欧阳先生送出院门,顺便往西看的辰景,眼珠子齐都定住。花家五正三厢的四合院本是大架朝南,门外垫着护城河堤下的小路,往西便是南城门的阳口。 那条小路上,急匆匆走过来三十多号当兵的,前面的王秉汉脸上挂着笑样样,芒种和一个当官模样的人还手拉着手。 众人一时不知咋回事,回头看看花五魁。花五魁两眼直勾勾地盯着那个当官的,半晌,嘴角抖颤几下,愣是挤出一丝欢喜。 “哥---”花五魁还未说话,当官的松开芒种,直奔花五魁跑过来。“师弟,真…真是你?咋当奉军咧?”花五魁的眼皮跳了跳。 “先别说这,让哥受惊咧,都是俺管教不严,回头再狠踹他们!”花五魁瞄瞄芒种和王秉汉,见二人没伤毫发,将那当官的拉到蔡仲恒面前,欢喜地说:“老哥,还认得不?这是锅沿,出息咧!” 蔡仲恒仔细看看,笑道:“十几年不见,兄弟越活越排场,猛在街上见着,还认不出来哩!” 李锅沿拍拍蔡仲恒的胳膊:“老哥净笑话兄弟,俺这一介武夫哪比得上你这儒雅风度!”说着,朝堵在外面的兵们招招手。 一个当兵的走过来,将手中的红纸包毕恭毕敬递给李锅沿。李锅沿打开纸包,露出两幅亮闪闪的红绿被面,笑着对花五魁说:“要没这场子热闹,还不晓得侄女今儿好日哩,这是京城最时兴的杭州被面,哥要是不喜欢,俺走喽你再扔!” 花五魁接过被面,装作不高兴地说:“既然来咧,咋还拿话扎哥哥的脸哩?快屋里坐,一会儿让瓣儿给你敬仨酒。”李锅沿站着没动,笑着说:“方便不?” 花五魁撂下脸来:“你还是俺兄弟不?”李锅沿笑笑,回头对后面的兵们大声道:“好好在外面守着,不许大声嚷叫!” 当兵的低声嘟囔:“是,团长。”花瓣儿见众人都随李锅沿进院,悄悄拉住芒种的手:“哥,吃亏咧不?” 芒种笑笑:“没,刚进大道观就碰上师叔咧,听说俺是花家班的人,对俺好着哩,还说让俺俩当兵做官哩!”花瓣儿撅嘴道:“不行,不让你去!” 芒种拉着她进院:“俺没说去哩,舍不得你!”闹了一场虚惊,本来简单的仪式就更马虎。白玉莲只是在花瓣儿衣领里塞了些干草节,一只手牵着她,迈了迈放在院里的马鞍,又进屋和芒种拜了三拜。 其实,若按定州的老规矩,再赶上瞧热闹的人多,还免不了让花瓣儿“走口袋”就是由两个后生各拿一条面口袋前铺后撤,让花瓣儿在上面走,如果后生故意捣乱,铺得慢撤得快,花瓣儿自然站立不稳被拽扯得前仰后合,惹围观的人一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