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6章迈步走出神殿 (第2/2页)
“请问是良一君吗?”看到宫下北走进门,女人仔细打量他一番,脸上平静的表情不变,只是用清脆的声音问道。“我是赤本良一,”宫下北鞠躬行礼,说道。 “我是石桥寿江,”女人朱唇微启,轻声说道“石桥家大康分家的此女。”“原来是寿江小姐,”宫下北再次鞠躬行礼,说道“冒昧前来拜访,失礼了。” 石桥寿江还了一礼,语气平静的问道:“良一君为何而来?”宫下北一愣,迟疑了片刻,最终还是如实回答道:“为求娶大康先生次女而来。”他没说石桥寿江的名字。 而是用了石桥大康次女的说法,这样稍稍也能规避一点尴尬。石桥寿江笑了笑,问道:“那先生可带了伴手礼?” 宫下北点点头,将携带来的礼物双手拿着递过去。石桥寿江将礼物接过去,当着他面拆开礼盒,取出其中的书帖看了看,也不置评,只是随手放在一边,随后。 她拍拍手,提高嗓音说道:“来人,送纸笔过来。”神殿后堂的方向有人影闪出来,却是两个穿着华丽和服的女人。 两个女人搬来一个矮几,放在石桥寿江的面前,矮几上有笔墨纸砚。石桥寿江看了看宫下北,提起那精致的毛笔,在铺开的纸上写了一行字。 很神奇,她写的竟然是中文,而且是繁体字,只不过这毛笔字写的不怎么样,只能算是差强人意。 “既然先生送了这样一份伴手礼,寿江也代父亲换礼一份,希望先生喜欢,”字很快写完,石桥寿江放下毛笔,微笑道。 宫下北看着她写的字,笑了“远求而近遗,如目不见睫。”这句话表面上是说只顾追求够不着的好处,却看不到触手可及的利益。但实际上,却是骂他没有自知之明啊。 “好字,寿江小姐真是多才多艺,”宫下北也不生气,他双手撑着大腿,学对方的样子跪坐下去,呵呵笑道“不过,良一粗鄙,不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 “这是赞良一君仪表堂堂,容貌不凡,”石桥寿江微笑着说道,说话的语气依旧是那么的温婉,就像说的是真心话一样“呵呵,原来如此,”宫下北笑的更开心了。 他看着石桥寿江那张精致到极点的脸,用同样开心的语气说道“原来半山先生在《再用前韵寄蔡天启》一文中,是用这样的句子来夸赞人容貌的,受教了,中华文化果然博大精深。” 石桥寿江一滞,随即俏脸绯红。“既然寿江小姐如此喜欢中华文化,那良一也送小姐一副字,”宫下北拿过石桥寿江写的那副字,放到一边,又抓过毛笔,在下面的一张纸上写了一幅字。 一边写,他还一边用标准的普通话把字念了出来:“六月奇花已住开,郡城相次见楼台。时人莫把和泥看,一片飞从天上来。” 这首诗当然不是宫下北自己赋的,它出自唐代诗人干康,诗名为《赋残雪》,写的是雪。诗的背后有典故,大意是干康去拜会永州左补阙王伸,结果王伸是个看脸的人。 他见干康容貌丑陋,就刁难他,让他以地上的残雪为题赋诗。于是干康就写了这么一首诗出来,意思是让对方不要以貌取人。 宫下北长的丑,石桥寿江嘲讽他前来求亲是没有自知之明,外面刚刚下了雪,残雪一地,这首诗用在这儿简直不要太应景。 最关键的是,干康在历史上的名气不是很大,他的诗比较偏门,不是对诗词很喜欢的人,尤其是日本人,基本连干康这个人都不知道。 宫下北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把这首诗拿出来应景,本身就很能唬人了,另外,宫下北的毛笔字可是比石桥寿江的那笔字强多了。 前世的时候,他能在九十年代初获得出国留学的机会,本身在国内就是个学霸式的人物。如果讨论日本传统文化,他可能差点事。 但石桥寿江偏偏拿中华文化来难为他,这才是真正的没有自知之明了,一首诗写完,宫下北给兀自发呆的石桥寿江弓腰行礼,随即站起身,迈步走出神殿,头也不回的走了… 他原本就对这门亲事不抱希望,现在正好绝了这份心思。石桥寿江看着他迅速远去的背影,一对水汪汪的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彩。 就在宫下北走出神社,上了车的同一时间。神社的神殿内,一个穿着黑色和服的中年男子从后堂方向绕了出来。 他缓步走到石桥寿江的面前,拿起宫下北写的那首诗,看了看,笑道:“好字,想不到赤本那家伙找的儿子,竟然还真是不简单。”中年男子便是石桥寿江的父亲,普利司通现任董事,石桥大康。低头看着表情莫名的女儿,石桥大康又说道:“这次相信我说的了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