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2章各存贰心了 (第1/2页)
第102章 各存贰心了 一经探听之下,才知始毕可汗有个史蜀胡深有谋略,始毕倚他如左右臂。裴矩暗思,只要除去了史蜀胡,始毕虽勇,失了谋主,便可无能为力了,当下即备了厚礼,遣使送与蜀胡,又是甜言蜜语,极言裴矩慕他才能,欲能与蜀胡一晤。 史蜀胡不察,竟为甜言厚礼所诱,欣然随使入边,欲与裴矩相晤。哪知他入了边界,没走多远的路程,经行一所森林中,突然拥出许多人,即将史蜀胡杀死。 随从的数十名番丁,只有三个人逃回,报知了始毕可汗,始毕一面伤感失去了史蜀胡,一面痛恨隋室,怀下了仇恨,只想得机会报仇。 从此,始毕可汗便不时派出细作,潜入边界,窥视动静,这时恰巧汾阳宫落成,监工宇文恺奏明了炀帝。炀帝本已静极思动,听说汾阳宫建好了,便率领了十六苑夫人,以及得宠的美人儿多名,又带了他的三子赵王杲,往幸汾阳。 又调了弘化留守李渊,为山西河东抚慰大使,先往清道,原恐中途遇盗贼的缘故,那时恰有盗贼头目敬盘陀、母端儿等。 在龙门左右,往来窥视,图谋不轨。李渊即发河东的兵马,前往剿捕,击破了母端儿,收降了敬盘陀。道途告了肃清,炀帝便安安稳稳的到了汾阳宫。宫室新成,当然华丽精美,炀帝自是欢喜。 但只是也美中不足,却因为地所限,汾阳宫的宫室不甚闳敞。百官士卒,宫城中容纳不下,只得布散在山谷,结草为营,作为栖息。好得已是初夏,天气渐渐暖了。炀帝见炎夏将监,便在汾阳宫避暑了,竟留了一百多天,这时已是到了秋天,炀帝不想思归,反欲顺道北巡,重赏塞外风光。 遂从汾阳出发,竟往塞外,出了长城,这时早有细作,报告了始毕可汗。始毕可汗听说炀帝出了长城,便想趁机报仇,袭击炀帝。始毕可汗立即召集了各帐酋长,准备兵马。 那个义城公主知道了这个消息,她虽是yin荡,但究竟是隋室的宗女,关怀家国。使修了一封密函,暗遣一名心腹的使者,持了密函,昼夜兼程,赶程进发,到了炀帝巡幸所在的行宫,呈上了义城公主的密函。 炀帝见是义城公主来书,便急忙拆开一视,不觉大惊失色道:“坏了!坏了!始毕要来袭朕了!”说着,将来使留下。 随着即命扈从人员,赶快回马,驶入雁门关。大家一听有变,一个个慌忙失措,仓猝回骑,方入长城,闭守雁门关。 一片的胡哨声,夹杂着号炮声、人马声,随风送至。炀帝率了众人登上长城北望,遥见那黑压压的一大片,漫山遍野都是胡骑,尘土飞扬,长驱直入,声势好不浩大。 最前的一队,便是弓弩手。胡人的骑射,本是擅长。前骑的弓弩队,挟着长弓大矢,未到关下。 他们已是恃了蛮力,一个个张弓引矢,似雨点般的射向关上,忽的一支劲箭,直向炀帝而来,只是稍高了一些,飕的一声,把炀帝的御盖穿通。慌得炀帝魂不附体。抬起手儿遮时,一支五尺多长的硬箭,从地的袍袖拂落。 炀帝哪里还敢留在关上,赶快下城,那般随从的十六苑夫人、美人们,早都又吓碎了芳心,面无人色,兀是流泪不止。 还有那个皇子赵王杲,只是拽住了炀帝的袍袖,痛哭不止,哭得双目皆肿。炀帝不觉深白悔恨多此一行,早日南归,便不致于有事发生了。 这时有将士等前来请旨,报称始毕可汗的兵马,约有数十万人,若是开关和他们交战,一则寡不敌众,二则胡骑锐气正盛,定必要失利,不如扼守雁门关为是,待勤王之师前来解救。 炀帝踌躇了半晌,只得硬着头皮,镇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