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宫闱史_第85章扯袖勾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5章扯袖勾莲 (第2/2页)

帝赐他旁坐。

    原来那个突利,还是隋主杨坚在日,将宗女安义公主,赏与突利,后来安义公主死了,又将宗女义成公主,嫁与突利。且辟夏胜两州间的旷地,使得畜牧。后又徙置五原,封为启民可汗。

    启民可汗感恩不止,便心服隋廷。如今虽是炀帝在位,启民也不敢有二,这时启民见了衣冠文物,心中甚是艳羡,东张西望,颇爱汉宫威仪,意欲请袭冠带,又不敢急切面陈。待至退入客馆,和其下商议妥当,方上了一道表章,请袭衣冠,哪知炀帝不准。

    启民好生纳闷,后知宇文述深得炀帝宠任,即厚礼卑辞,往谒宇文述,恳述代为设法。述受了启民的厚礼,真是得人钱财,与人消灾。便命启民再上表章请袭,述当乘机进言。启民大喜,称谢而归。

    遂修进表,二次上呈,炀帝览表,仍欲不准,宇文述急进言道:“单于亦知解辫,遵服王化,正见古今的盛治,圣上怎反不准?”炀帝只爱谀言,听了宇文述的话儿,甚以为是,始即准了启民,令袭冠带。

    炀帝且语牛弘道:“今日衣冠大备,单于也知道心意,自愿解辫,岂不快人。”牛弘自是道贺,炀帝大喜道:“这也是卿等的功劳。”牛弘当然谦让,炀帝却命内侍取帛百匹赐与牛弘,弘谢恩而退。

    这天晚上,炀帝召启民入了西苑,赐宴在精翠池边的引凤亭里面,百戏杂陈,笙簧并奏,把启民可汗瞧得目眩心惊。宴毕,炀帝又常赐甚厚,启民越发心欢。住了数天,始辞行请回,启民可汗在辞行的时候,请炀帝车驾北巡。

    这一语正中炀帝心怀,便即谕允,启民欢然而归。炀帝一连几月,和启民宴饮游乐,却冷落了西苑中的十六苑夫人,这时将近元宵了,清修苑的秦夫人,提议制灯悬挂,庆祝元宵。

    那般年轻好动的夫人美人们没有一个反对的。秦夫人道:“只是每人先须认定各制一只什么灯儿,免得有了雷同。”

    众人都道不错,当下一一认真,便各自忙着制造,争奇斗巧,各肆灵机。有几个竟连茶饭也没有心情吃喝。炀帝那天走入西苑,向各苑中游去,见她们没有一个不是剪绢削竹,施彩添色。

    炀帝不免动问,知了也甚欢喜,他原是最爱热闹,忽的一个念儿,便传谕显仁宫的妃嫔宫女,也一起制灯,显仁宫的众人,便也忙碌起来。

    待到元宵那一晚,灯彩自显仁宫起挂,在接通西苑的御道上,也是密密层层,直接到了西苑。西苑里头更是不说了,十六苑的苑里苑外,全是照耀得如同白昼。

    北海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满山悬了灯儿。远远望去,宛似三座灯山,浮在海面,照耀得半天通胆。

    亭台楼榭,也点缀得十分动人。炀帝和了萧皇后,自显仁宫同乘了宝辇,在御道上前进,沿路只见夹道绿杨里面的灯儿,高高下下,参差不一,直到西苑,炀帝和萧皇后下辇入苑。十六苑的夫人美人,早已在苑门等候,便一齐上面接驾。

    炀帝便命设宴广明殿,又召到了后宫妃嫔和从前高祖的嫔御及皇孙燕王谈、梁公萧钜、千牛左右宇文皛,竟是不分男女,同列一席,正是:履舄交错混形迹,荒yin礼仪早沦亡。

    ***话说炀帝在广明殿上,设筵庆祝元宵,将高祖嫔御,与皇孙谈等,同列一席。自与萧皇后、十六苑夫人、袁紫烟、袁宝儿、妥娘等一席。

    却又异想天开,另召僧人玄化、道士黄若虚、女尼志缘、方士安伽陀。这四个人,都是善于逢迎,甚得炀帝心欢,又各善小术,能作巫咒等事。炀帝命他们和宫女同席,真也可笑。

    一时笙歌四座,艳舞当筵,那般幸臣酒入欢肠,便向同席的妇女,肆行笑谑,毫不忌惮。炀帝也不加罪,一任他们目挑眉语,扯袖勾莲,只顾和了十六苑夫人等欢饮,作了许多丑态。饮至中间,道士黄若虚离座道:“小道当略施小术,博圣上一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