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4章今曰相见 (第1/2页)
第74章 今曰相见 杨素一生,倒也好算得生荣死哀,福寿全归了,接着过了两天,太子昭竟也为了懊丧卧病之后,药石虽灵,难医心疾,便也绝命。炀帝只略哭了数声,草草丧葬,予谥元德。 昭有三子,炀帝便封长孙倓为燕王,次孙侗为越王,幼孙侑为代王。群太子昭的死讯传到了西苑里面的芳菱耳中,不禁肝肠寸断。明知太子的死去和她相关,越发的伤心了,在亭中左思右想,只觉毫无生趣,竟在亭中自缢身死。 待到西苑令马忠发觉,芳菱已是气绝多时。赶忙奏知炀帝,炀帝倒也伤感一回。萧皇后不禁垂泪,命人好好的将她收殓不提。 这天炀帝临朝,皇甫议奏称河渠已通,王弘亦称龙船造成,喜得炀帝游兴勃发,便下了一道诏书,命令安排仪卫,准备出幸江都。宫廷内外,奉了这道诏书,知道炀帝性儿索急,一经出口,便需照行,不能够少些迟延。 当下赶忙筹备起来,一连备办了半月有余,大致已是就绪,便上表请期。炀帝即行批定仲秋出发,令左武卫大将军郭衍为前军统领,右武卫大将军李景为后军统领,护驾南下江都。文武官员职在五品以上的赐坐楼船,九品以上赐坐黄篾。又命黄门侍郎王弘监督了龙船。 在洛口伺候驾临。到了那天出发日期,炀帝和萧皇后打扮得华丽庄严,恍似天神。召集了西苑、显仁宫内的夫人美女宫娥等人三千粉黛,一个个锦绣遍体,珠翠满头。萧皇后和炀帝并坐着一乘金围玉盖的逍遥辇。 这一部辇车,却是炀帝命开府仪同三司何稠监造。何稠心智灵巧,参酌了古今,造得富丽堂皇,甚合炀帝心意,进稠为太府少卿。 炀帝初下江都,始行乘坐此辇,一般夫人美女待炀帝和萧皇后登了宝辇,她们便在前后右左乘坐了香车,驾着宝马,族拥徐行,那般扈从官员,也都穿了蟒袍玉带,跨马随着。 前面导了左卫大将军郭衍,生得脸如黑漆,双目重瞳,颔下绕着一族短髭,身材魁梧,穿了一副乌金连环锁子甲,骑子一匹乌骓马。 手中执了一柄宣花大斧,威风凛凛,好似一尊金刚。后面的右卫大将军李景,头戴金凤宝盔,身穿黄金甲,手执一柄虎头大金刀。 胯下一匹黄骠骏马,飘着五绺长须,银盆船大脸剑眉凤目,英气勃勃,有如天神一般,两个大将军各带着千军万马,浩浩荡荡向通济渠进发。一路上无事细表,已是到了通济渠。 王弘早已预备了船只伺候,只因通济渠虽经开凿,究是仓促成功,还嫌狭小,吃水甚浅,龙船却不能出入,因此,只能停在洛口等候。 炀帝等坐了王弘所备的小船,渡到了洛口,炀帝上了龙船,那只龙船共有四层,计高四十五尺,长二百尺。上面第一层为正殿内殿朝堂,中间两层却有百二十号的房间,俱用金玉饰成。 最下的一层,便是内侍们所居。萧皇后也有一艘乘坐的船儿,比炀帝的龙船略微稍小,叫做翔螭船,里面的装饰却是无异。 又有各种船儿数千艘,分坐诸王百官、妃嫔公主并装载供奉物品,共用挽船夫八万余人,内中提出了九千名,各穿了锦绣袍儿,专挽炀帝的龙船。 萧皇后的翔螭船,护驾的兵士,也分乘了数千艘船儿,由兵士自行挽船,不得引用挽夫,但见彩旗飞舞,画舫联接,相连至二百余里,岸上又用骑兵数队,夹河卫行,直指江都。 炀帝在龙船里面,因与萧皇后分乘了两船,似觉乏味,即将萧皇后以及十六苑夫人、袁宝儿一船美人们都召上了龙船,分居了中间两层的百二十号住房,才觉热闹开怀。所过州县,五百里内概令供奉酒食。 一般州员官儿,谁不要极力奉承。往往一州之中,供奉至数百车,山珍海味,搜罗殆尽。炀帝及萧皇后、十六苑夫人、后宫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