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章笑面如花 (第2/2页)
,神情气爽。 李成龙忽然想起,我这算是怎么了?重生了?我是谁?郁闷死了,李成龙迅速在脑海里搜索着这个身体的记忆,嘎? 袁承志?我是袁承志?靠,明末名将袁崇焕的儿子?年方十八,此时正是穆人清离开华山,木桑道长也离开了,明朝崇祯十四年九月二十,自己武功已成,混元功尚差最后一个关口。 屁的混元功?李成龙练了一会儿,觉得还真是不错,身体上百脉皆通,内气运行沛然而强大,遍体舒泰。 袁承志(以后主角就叫袁承志了)看了看天色,响雷已经不打了,雨也渐渐停了下来,袁承志搜索着记忆中的些许片断,学自穆人清和木桑的武功,自然不会忘却,就是金蛇秘笈上的武功,袁承志也是熟练到了极处,与自己原来的武功和前世的武功相较之下,只觉得前世的武功更是简洁明快,当下在山腰处练了几趟拳,这才真正适应了这个身体的强度。 现在的身体,武功着实不弱,跟前世相比,所差的只是经验和头脑,而恰恰这些自己都具有,不由意气风发,想起父母十几年前的战死(姑且这么说,为行文需要)袁承志也不由悲从中来。 忽然想到,金蛇郎君还有一把剑留在山洞里,便取了出来,弄了个包袱罩在外面,想起师傅让自己混元功有成之后离开华山,便背了包袱,辞别大威小乖和哑巴,走下山来,一路上,顾不得欣赏华山的险绝奇伟,这些对他来说,早已熟视无睹。 自己要去哪里?投闯王?哼,一个农民军首领罢了,还是去南京,看看有没有可以发展的地方,袁承志一路行来,经过河南时,那里大旱,饿殍遍地,百姓们衣衫褴褛,吃的是树根草皮,有的甚至吃人,幸好袁承志武功高明,一路上打些鸟兽为食。 ***袁承志一路风餐露宿,将到南京时,已是几个月后的事情,虽然他武功极高,可古代人就是靠着两条腿走路,幸好恩师穆人清还有一些银子给他做盘缠,要不然,来到南京时恰值二月间,天气仍然甚冷。 虽然袁承志内功已成,寒暑不侵,可是如果穿着一身单衣走在南京的大街上,也太惊世骇俗了。 清晨的大路上,来往的人并不多,一个个都穿着那种差点儿就要及地的长袍,袁承志虽然已经在这个世界经过了五六个月,可依然对这种衣服非常反感,不过,他也是无奈,如果自己穿着现代版的衣服上了路,还不被人看成是疯子? 初春的天气,并不热,反而有些冷,因此,穿着棉袍的人不少,个别的竟然穿着破破烂烂的棉袍,袁承志虽然有一些散碎银子,可也买不起昂贵的棉袍,只得随便买了一件薄薄的棉袍,却花去了半两银子,倒是令袁承志惊讶了半天。 寒风中,路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袁承志顺着去南京的大路,来到一家茶馆儿门前,袁承志停下脚步,细细打量着茶馆儿的布局,见这路边茶馆小楼竟然全部都是竹制结构的。 门前的匾额上,写着四个大字:“云雾茶坊”整个店面的主色调,属于一种红与黑相间的样子,袁承志看了看里面,大长条桌子两边儿,都是竹质的长条凳子,已经有一些客人,坐在长条凳子上,沏上一壶茶,正慢慢地坐喝。 “客官,您来喝茶?请进。”胖胖的店小二,肩上搭着一条长长的毛巾,穿着一件青色长袍,并不是棉的,而是双层的那种,而且他身上因为忙碌,还冒着汗液的湿气儿,袁承志一看店小二的模样,吊梢眉,眯缝眼儿,胖得挺可爱的,当下微笑着走了进去。 袁承志刚刚坐下,就听大路上一片人喊马嘶,袁承志向茶馆外面看去,见一队人马,簇拥着两架漂亮的马车,前面十骑开道,后面十骑跟随,中间十骑保护着,马上的人,都是明朝当时的制式军铠,手里握着制式长枪,马背上还有一把明晃晃的长刀,好不威风! 前面的马车辕上,坐着的是一位天仙般的少女,身穿鹅黄云裳,梳着一双婢女云髻,脸蛋儿雪白,直直的小鼻子,柔润光滑的脸蛋儿,坐在豪华马车上,笑面如花,真的是美艳不可方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