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06章稀世珍宝 (第2/2页)
痴,有一次他陪爱玲到上海大剧院欣赏法国芭蕾舞艺术团世界巡回演出。 最后看着看着他居然就这样睡着了。从此以后沈青就明白了一个道理,自己是一个永远也不会懂得欣赏高雅艺术的俗人,所以对于现在这种艺术品拍卖会他也是兴趣缺缺。 好不容易熬到了拍卖会中场休息时间,差点又要睡着了的沈青摔摔脑袋振奋精神,然后挽着苏桑和川岛信子走进大厅旁边的休息室准备办正事。“信子小姐今天可真是艳光四射大出风头,让我不由想起了你当年在影视圈大红大紫时的风采!” 三人刚走进休息室,身材矮小瘦得跟只猴似的中村俊雄就走过来向川岛信子打招呼,然后装出一副很荣幸的样子对旁边的沈青说道:“鄙人自民党籍议员中村俊雄,很高兴能够认识沈青先生这样的年轻俊才!” 做戏就要做全套。在休息室内众人的注目礼下,沈青也装出一副与对方初次见面的样子开始不咸不谈地与眼前这只日本猴子聊了起来,当然,他们现在聊得内容也都是“风花雪月”这种男人之间永恒的话题,丝毫没有牵涉到半点政治及其它方面的敏感话题。 两人一边聊着还一边不停发出爽朗的笑声,旁边两女也好像听到什么十分好笑的事情一样发出一阵阵娇笑声,让潜伏在暗处专门负责监视沈青这位中国富商的特工们也放松了警惕。 如果没有什么特殊原因,这些日本特工们也不愿意去惹这位绝对不好惹的中国富豪,前些天他们的几名同事就被人稀里糊涂从后面敲成了脑震荡,现在还躺在医院里静养。 “沈先生真是一位十分风趣的绅士,如果时间上方便,明天晚上鄙人在家中设下家宴款待您及两位尊贵的女士,到时候一定要赏脸光临?”经过短暂的中场休息拍卖会继续进行,休息室里的众人也陆续回到拍卖大厅。 按照事先安排好的情节,中村俊雄最后微笑着对沈青发出了邀请,而沈青则当然是很愉快地接受了对方的盛情邀请,并为明天晚上的家宴约定了时间。 已经与中村俊雄成功碰头扯上关系的沈青本来想立即离开,但又怕会引起有心人不必要的猜疑,于是只好耐着性子继续欣赏大厅内只有富人们才玩得起的烧钱游戏。 拍卖会接近尾声的时候烧钱游戏也进入了最高潮,因为台上的拍卖师在最后时刻终于亮出了本次艺术拍会中那件受人关注的神秘拍品。 “天啊,是中国古代书法精品‘三希帖’中书圣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看着拍卖台上随着拍台展示台缓缓转动而出现在众人面前的神秘拍品,不知道是谁首先惊呼了起来。 伴随着这声惊呼拍卖大厅内顿时也炸开了锅,下面这些见过大世面的收藏家们也不由将自己一双眼睛登得老大,眼中贪婪的目光再配上不停吞咽口水的模样,就如同一群数天没有进食突然发现前面有一顿丰盛大餐正在等着自己的豺狼。所谓“三希贴”就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远帖”这三幅代表了中国书法艺术的最高水平的书法字贴。 清朝干隆皇帝酷爱书法,于是他在自己卧室旁边专门设置了一间十平米不到的小暖阁,用于珍藏三幅代表了中国书法艺术最高水平名贴以供他随时观赏,后来此阁被干隆皇帝亲自命名为“三希阁” 而藏于此阁内的“快雪时晴帖”、“中秋帖”、“伯远帖”就被后人统称为“三希贴”辛亥革命后,清王朝倒台“三希帖”中除了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仍被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外(后被国民党政府转运到了台湾),王繤的《伯远帖》和王献之的《中秋帖》流出了宫外不知去向。1951年11月5日“三希贴”中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辗转数年后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指示下以35万元港币的价格从香港购得从新回到了北京故宫博物院。 (在当时,35万港元绝对是一笔天文数字的财富)台上的拍卖师并没有马上拍卖这件宝物而是转身走进了后面的休息室,以给下面这些买家们足够的时间调集资金,准备竞投这件平时深藏闺中难得一见的稀世珍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