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章因无正人可托 (第2/2页)
仙一座鲜rou二方 寿面一盘 生鹅一对 寿糕一盘生羊二只 生鸡四只 寿桃一盘 春酒二壶 奉 申 祝敬门生庞国俊顿首拜到了初三,文英将礼帖交与从者,坐了大轿往见宗师。文英一至,宗师当堂相见。文英即将视帖递上,宗师展开细看,殷殷致谢。便把寿币寿仙寿酒收了,余皆返璧。文英抽身告别。回到门首,只见张子将的轿也到了,文英邀入坐下。张子将道:“年兄何来?” 文英道:“特去拜王宗师生日,不期兄来赐顾,刚刚相遇。”张子将道:“如今已是十月外,我辈同年起身会试者,足足去了一半。小弟拣定十五起程,年兄可整束行装与弟偕往,不可迟延。” 文英道:“月半边,再捱不去了,领教!领教!”及送子将出门去,便与小姐言之,竟接母亲一同居住。 惟候十五日下舡。收拾衣服铺盖,带了二百金盘费,三个僮仆。到了十四晚,夫人备酒款待。明早把行李先发下船,自己别了母亲并夫人,文英与小姐依恋不舍,只得挥泪而别。 幸有子将同行颇不寂寞,出了南京,一路上便勤心读书,将有两个月才到都门,赁下寓所,子将、文英互相砥砺。 只听得前后左右皆是吟诵之声,愈加兴高。到了二月十五日,三场已过,文英闱卷又做得清新可爱。 等至揭晓,文英中在第十二名进士。那张子将竟遭点额,连茸嗟叹,便与文英作别道:“年兄今日已作天上人了,小弟情兴萧索,准在明早就要回家。” 文英置酒作饯,又将十二金作赆,张子将带领童仆,先自回去不题。再说文英到了三月初三日殿试,此时尽挟生平抱负,竟吐胸中锦绣。献策金门,皆欲夺取天下大魁。不桀英中了状元,侍胪唱时,竟选了翰林院编修。 文英步进殿前,谢过了圣恩,钦命游街三日。辞朝出来,宫花宫袍,闪闪烁烁。到得丘凤楼前,府尹将轿来接。 抬到堂前,府尹备筵款待文英,此时荣耀无比。那些在京大小官员,无不厚礼申贺。便差报子往江宁府刘状元府中报捷,报人禀道:“老爷姓庞,为何要报到刘状元家去?” 文英道:“我因赘在刘府,太夫人亦在彼处,所以先要打头报去。”报人星夜飞奔来到江宁,竟往刘府报捷。 举家听得文英中了状元,真是喜从天降,便把报人留在家中住了,忙接天表回家打发赏赐。天表与夫人争竞出门,文英进京几时,并不回家一次。听得文英中了状元,追悔无及。 又自拨量道:“当今之世,倒是势利些方行得通。我今回去说几句势利话,断没有怪我之理。” 趋将回来,但见喧阗闹吵,俱是宦家来贺的。天表见了小姐,深深拜揖道:“状元夫人,愚叔特来贺喜。” 小姐连夸叔叔深谋奇计,致有今日之荣。夫人道:“前日招了庞生为婿,你说是玷辱匾额。今已得中状元,便翁婿一般,并不见玷辱之处。” 只因报人催促起身,遂命天表酬谢送出。次日,江宁太守得了试录,恭送旗匾以表其门。又建状元牌坊,母子婆媳喜出望外。又把门墙改得齐齐整整,凡是天下之人,谁不记得庞状元。正是: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文英授了翰林官职,虽欲请假还乡,奈非三年例假焉得告归?京中官长看他年纪幼小,姿容如玉,谁不赞美。有一当推阁下姓方,名之杰,生得一女,年已十六,只因不肯轻配,以致尚未许人,必择少年状元便谐伉俪。 一见文英,心中如得至宝,不忍撇下,烦通政司孙相德作媒。文英正静坐中堂,只见一人报进道:“通政司孙爷来拜!” 文英连忙出迎,请到堂前坐下。文英道:“有何见教?敢蒙下顾。”孙公道:“阁下方彦翁仰慕大才,有一爱女欲以庞兄为婿,特托不佞做媒,幸勿推却。” 文英道:“晚生名微德薄,已有妻室,只是未曾送进,此事万难从命。”孙公道:“既然如此。 也不敢相劝,容俟回覆彦翁,再当请教。”言罢起身别去,便见方彦翁,将文英之言细述。彦翁不悦,又烦孙公再三致意。 孙公只得又见文英说道:“方转述尊意,彦翁大有不悦之色,只怕这亲见能固却说合。坚执不允,只恐日后变生不测,还要三思,勿贻后悔。” 文英复如前言,那孙公也有些厌烦,一去竟爰彦庵,云是不谐。彦庵正在大怒边,王敬斋来望问道:“先生何故不悦?”彦庵道:“我将爱女愿与庞状元作配,他只云有妻不从。” 敬斋道:“那庞生是我年侄,他原娶妻二年。今科新探花李元,此人才貌与庞生不相高下,且仅十八岁,尚未有妻,先生不若招为佳婿其相凑合。” 彦庵便又烦敬斋作媒。不想敬斋一说,他便应诺。文英要接家眷进京,因无正人可托,止天表是个呆物,只得中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