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第2/3页)
他大步跨上回旋开展的楼梯,上了四楼,那是他在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前所居住的房间。 一排书柜依墙而列,衣柜放在角落,一张附有读书灯的单人床,床脚旁有台手提式电脑。 颜色不是黑就是灰,无赘空旷,唯一的彩色是落地窗外的汪洋海景。 那片大西洋无论冬夏,比闪耀着一贯的水蓝。 此外,还有一面大天窗,他的床就在天窗之下。 他常常躺在床上看书,但更多时候,他喜欢敞开落地窗,让带着咸味的海风灌入,躺在床上看夜空。 海风嚣啸中的长岛夜空有种奇种的狰狞感。 像巨兽的大口,随时随地要将人吞没似的。 吞没…这就是他要自己记得的感觉。 必上门,严降昊看到镜中面无表情的自己。 别人是怎么看他的?温文儒雅?泱泱气度? 可笑极了,那只是他表现出来的样子,真正的严降昊是不会有表情的,就像此刻一样。 多完美的冷静! 他从书柜上众多的资料夹中取出白色封套的那册,这是数年前他在台湾布下的情报网的定期报告。 有文字,有照片,照片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是一家五口平日出入家门的画面,他选定了其中一张少女的特写,细看后放进皮夹中。 方家唯一的掌上明珠。 清纯、年轻…集三千宠爱于一身。 是典型的温室花朵。 亦是他的最佳对象。 严降昊的唇畔逸出一丝残酷的笑意…时机已经成熟了,他得去讨一笔债才行,否则他这一生都将睡不安稳。 多年来,他等的就是这一天… 叩、叩。 梅姨的声音随着敲门的声音响起:“降昊少爷,咖啡来了。” “进来。” 门扉打开的瞬间,他换上一张笑容可掬的脸及亲切温和的态度。“麻烦你了,梅姨。” ******* 台北圣玛丽医院 盛夏的阳光穿透玻璃窗,直入脑神经外科诊疗室的一角,在地上造成一片极刺眼的光块。 穿着护士的方澄雨放下百叶窗,将阳光阻隔在外,又开了大灯,补充不足的光线。 预备看诊的年轻医师曾遇捷转过头来。“谢谢你,澄雨。” “这是我应该做的。” “丽瑶她们就从不会为我做这种事。” 方澄雨闻言笑了起来…丽瑶隶属内科,当然不可能跑到外科门诊来替他放百叶窗。 她拿起管理室送过来的一叠病历,心无城府的回答:“那种事可能要等曾医师当上院长的时候才有可能发生了。” 方澄雨,十八岁,五月才从圣玛丽医院附属的护校毕业,考到执照后,自然而然选择最熟悉的环境工作,而且非常幸运的被分配到跟诊护士,不必进出病房,更与手术室那种血淋淋的地方绝缘。 几个月下来,她已与脑神经外科的医生及护士们混熟,知道哪些人不可以开玩笑,哪些人可以;曾遇捷就是属于后者,单身、好脾气,跟他的诊次,大家总是很放松。 “唉!”曾遇捷长叹一声。“我好歹是个医生,为什么你们这几个小护士总没大没小的?” 澄雨一笑。“会吗?” 那一笑,让曾遇捷不禁出了神。 她…大概从不知道自己很引人吧? 三十二岁的他与不少护士共事过,但像方澄雨这么适合穿白衣裳的却是第一回遇见。 她单纯、乐观、没心机,极好相处。 走出校园,大家都迫不及待变发,只有她还留着清汤挂面的学生头,除了手表外没有任何缀饰,离开医院时换穿的便服也与流行绝缘。但那身清新简单的服装,反而让人眼睛一亮。 “曾医师?” 他回过神,才发现自己竟盯着她的五官。 “你没事吧?” “没事。”为了掩饰刚才的失礼,他很快的转移话题:“对了,有没有听说过几天有个新的脑外科医生要来?” 澄雨热烈的点头。“护理站的人天天都在讨论。” 这是圣玛丽医院近来最热门的话题,跟她从护校起就是好友的家颐不知道提过几次了。 新来的脑外科医师毕业于名校中的名校…可伦比亚大学。 当年是哥大的医学院有史来首位以第一名毕业的华人学生,现在则是美东第一代的脑外科权威。 他有脑外科史上的丰功伟业不胜枚举,动过多次成功率低于百分之五的困难手术,最擅长与死神拔河,延续病人的生命,听说去年还有伦敦的医师团到纽约参观他动手术… 澄雨双手撑在下颚,开始想像。“不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万一脾气很古怪怎么办?” “你希望他像哪一种人?” “当然是黑杰克喽!” “那种人只存在漫画中。”曾遇捷微微一笑。“告诉你好了,他是个老好人。” 澄雨奇道:“你怎么知道?” “坏脾气的医生通常只集中在三、四十岁中间,年岁一过,喜欢生气的早在大鱼大rou的生活中爆血管,剩下的就是看开了。”曾遇捷微笑说:“你想想,能被称作权威,想必年纪也不小了,所以呢,你大可放心,没问题的。” 澄雨哧的一笑。“胡说。” 他当然是信口开河,不过能博她一灿,就算损失些威严也无妨。 “对了,你爷爷奶奶回来了吗?”他记得澄雨前一阵子说过二老参加市府举办的长青活动,居然抽中欧洲来回机票,请旅行社代办妥手续后,就开开心心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